第117章 全文完(1 / 3)

117

短短兩天時間裏,《南方》首先大版麵報道《大宋》,之後京城的《華夏報》海京的《文化報》很快援引資料報道,最後就連一些本地性報紙的文化娛樂版麵,都有諸如《大宋》作者和金玉蘭是否一人的推測熱議。

這件事真的像網上說的那樣,仿佛背後有推手,席卷而來成為文化界的熱議大事。

熱議到達金玉蘭頒獎晚會播出時,在網上的討論和爭議到達一個小□□。

周五晚國家頻道放送金玉蘭頒獎典禮,林芒芒盛裝出鏡,在鏡頭前她儀態姿態無不端正穩重,表情又不失活潑可愛,像受過專門訓練一樣,絲毫不懼場不緊張。

和平時在學校在會議室在任何地方看到的一樣。

陸嚴從前總覺她和其他女生不同,暗自以為是自己的問題,現在才發現她本來就很好,一直都很好,隻不過他眼光太狹小,把她當成學校那些普通女生來觀察。

非常之時行非常手段。

晚會還沒結束時,他最終動用家人的關係網聯係海岸線,接觸到他們的高層,拿到《大宋》即將出版的初稿;同時進一步打聽具體“凱風自是出”的作者消息。

這台節目播出到林芒芒獲獎領獎時,校長的電話都被打破了。

周六省裏創新性教育成果展的負責人收到消息,找到學校專程來確認金玉蘭裏唯一未成年獲獎的孩子,是否就是上周演出者之一?

校長打電話問副校長,副校長聯係高一年級周教導主任,教導主任找馬老師,問題一層層往下查往下追責。

最後得到消息,確實無疑是一中高一八班的女生,林芒芒;這周林芒芒請假所為之事,便是去京城參加頒獎典禮。

當時請假隻有金玉蘭入選提名的通知,並不知她會否獲獎。

馬老師和周主任都把這事兒當成對孩子的一次鍛煉,畢竟金玉蘭相當於國家級大獎,不是那麼好拿的,有個提名已經很了不起了。

再後來說是林同學家中有事,頒獎晚會請假後尚未歸校,其父親自打電話請了幾天假。

校長關照此時,馬老師再聯係林中華,對方的電話就始終處在關機打不通的狀態,隻好如實上報,說林父周四來過學校詢問交流生的麵試,可能家中正在為孩子準備出國,所以請假未歸。

聯係不上人家長,學校俗物又多且忙,很快就把這事放下。

社會上關於天才少女事件,在周末稍微熱度降低。

誰料想周一網上又爆出新的消息,有相關人士稱,京城的《新青年報》已取得海岸線獨家報道權,已經在準備前往南方省對“凱風”做麵對麵采訪。

剛剛勢頭稍減的話題,重新上漲。

林父萬般不想女兒拋頭露麵,奈何《新青年報》在文化界在青少年中的影響力實在高,且海岸線似乎也受到一定的政治壓力,不得不勸說林父接受這次采訪,就當是給新書做宣傳。

政治壓力?

文化圖書出版的東西,怎麼會扯到政治壓力上去!

林父一心認為這是借口,即便答應了采訪,心中還是憤憤不滿開始懷疑海岸線這蠶食的方式,……但海岸線確實被相關部門施壓。

陸嚴動用家裏的私人關係,這種越界行為很快被父母察覺,雖及時製止但事件的影響力已經擴散出去,非得陸家長輩親自出手才行。

雖然他出手有分寸,但到底年輕氣盛,做事不能全瞻大局,難免有紕漏。

陸家爺爺則大怒,連夜下令讓自己警衛員直接從家裏把孫子綁走。

周一早晨九點八班全班上下緊急開班會,《新青年報》來校采訪她們班的林芒芒,有一部分錄製是在教室進行,希望大家配合愉快。

消息一出,全班嘩然。

有興奮的喜歡熱鬧的男生,立刻站起來“咚咚咚”的敲桌子表示振奮;有不明情況四下裏追問到底怎麼回事兒的;也有事不關己,老師通知完了繼續伏案寫作業的。

《新青年報》的采訪依照傳統方式:一則是林芒芒的單獨專訪,訪問地點在學校圖書館進行;另一則是通過林芒芒同學的描述,側麵了解她在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

班長高峰,學習委員劉穎還有好友李明菲莊康康都上了鏡頭。

采訪結束後林芒芒幾乎沒時間和同學敘舊,在父親的陪伴下,與報社的記者一同離校。

如此大費周章的一番動作,林芒芒在京獲得金玉蘭獎的消息便不脛而走,從八班傳到七班,再傳到其他地方;金玉蘭獎大家沒什麼感覺,反倒是她寫的《大宋》,實在太對高中生們的口味,種種消息飛快變成學校裏新的話題。

短短的時間裏,她不僅被塑造成學校優秀學生的典範,還以“凱風”老練成熟的文筆和寫作,變成全校爭相效仿學習的對象,一時間網絡世界的大門向同學們打開,開啟了新的視野。

一中周圍的網吧瞬間火爆。不知是喜是憂。

次日《新青年報》出刊,這股文化風從京城吹遍神州大地,林芒芒天才少女的頭銜穩穩坐住,並且帶動了各大圖書市場對《大宋》的關注和看好。

《大宋》尚未正式印刷出版之前,預售的數目已經超過以往一個季度預售數目的總和;除此之外,類似《大宋》寫作模式的約稿連綿不斷,隻要跟著這個風就一定大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