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出口和投資的數據每月公布一次。出口數據是海關公布的,一般是在每個月的上旬。投資和消費數據由統計局公布,會晚一些,一般是在每個月的中旬。總的來說,這三個數據也是經濟的同步指標,隻是比GDP頻率高一些。
每月十幾號你看到的數據隻是上個月的經濟情況,而我們做投資不能隻解釋過去,還必須預測未來,這個時候就需要借助一些領先指標,提前了解經濟走向。這裏給大家介紹兩個最好用的:一個是PMI,另一個是社會融資總量。
我們先講PMI。PMI的全稱叫采購經理人指數,顧名思義,就是對眾多企業的采購經理調研,根據他們掌握的一線經營情況來反映經濟的好壞。PMI又可分為很多分項指數,最重要的是企業生產量和新訂單數,前者反映當月企業產量如何,後者反映企業接到的新訂單,比產量更具領先性。PMI一般是指製造業PMI,分為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官方PMI和市場化的財新PMI。官方PMI樣本主要以大中型企業為主,而財新PMI涵蓋更多的中小型和出口導向型企業,所以二者經常出現背離,大家可以將二者結合起來分析不同規模企業的經營情況。PMI的解讀非常簡單:一是看絕對值,50是經濟的榮枯線,也就是區分經濟強弱的分界點。當指數高於50說明經濟擴張,低於50說明經濟衰退。二是看相對走勢,這比絕對值更重要,指數上升代表經濟走強,反之則表示經濟走弱。從曆史來看,PMI走勢能較為準確地預測未來的GDP走勢。2020年3月製造業PMI為52,雖在榮枯線之上,但考慮到2月的基數較低以及複工率的逐步提升,說明當時複工率雖高但實際複產率並不樂觀,有可能在疫情衝擊下大量企業經營在惡化。
社會融資總量就是全社會一共融了多少錢。它包含的範圍非常廣,不管是你的房貸,還是企業發債、上市融到的錢,都可以統計進去。這意味著社會融資可以最為準確地反映實體經濟的資金需求,也因此成為預測未來實體增長的領先指標。邏輯很簡單,如果大家融到的錢多了,接下來的生產活動就可能更旺盛。過去市場最關注的是貸款,因為大部分人融資是靠貸款,但現在融資方式多了,所以社會融資總量更加全麵和準確。當然,分析數據有一個原則,不能隻看當月的波動,要結合季節性等曆史規律來看,比如曆年10月都是融資淡季,社會融資都比較少,不能因為單月比9月下降就說經濟下滑了。我比較喜歡將近12個月的數據加總來看,這樣可以剔除季節性,預測周期相對準確些。比如從2017年7月社會融資增長開始放緩,就可以預測當年10月公布的三季度GDP大概率是下行,事後證明確實如此。
消費、出口和投資的數據每月公布一次。出口數據是海關公布的,一般是在每個月的上旬。投資和消費數據由統計局公布,會晚一些,一般是在每個月的中旬。總的來說,這三個數據也是經濟的同步指標,隻是比GDP頻率高一些。
每月十幾號你看到的數據隻是上個月的經濟情況,而我們做投資不能隻解釋過去,還必須預測未來,這個時候就需要借助一些領先指標,提前了解經濟走向。這裏給大家介紹兩個最好用的:一個是PMI,另一個是社會融資總量。
我們先講PMI。PMI的全稱叫采購經理人指數,顧名思義,就是對眾多企業的采購經理調研,根據他們掌握的一線經營情況來反映經濟的好壞。PMI又可分為很多分項指數,最重要的是企業生產量和新訂單數,前者反映當月企業產量如何,後者反映企業接到的新訂單,比產量更具領先性。PMI一般是指製造業PMI,分為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官方PMI和市場化的財新PMI。官方PMI樣本主要以大中型企業為主,而財新PMI涵蓋更多的中小型和出口導向型企業,所以二者經常出現背離,大家可以將二者結合起來分析不同規模企業的經營情況。PMI的解讀非常簡單:一是看絕對值,50是經濟的榮枯線,也就是區分經濟強弱的分界點。當指數高於50說明經濟擴張,低於50說明經濟衰退。二是看相對走勢,這比絕對值更重要,指數上升代表經濟走強,反之則表示經濟走弱。從曆史來看,PMI走勢能較為準確地預測未來的GDP走勢。2020年3月製造業PMI為52,雖在榮枯線之上,但考慮到2月的基數較低以及複工率的逐步提升,說明當時複工率雖高但實際複產率並不樂觀,有可能在疫情衝擊下大量企業經營在惡化。
社會融資總量就是全社會一共融了多少錢。它包含的範圍非常廣,不管是你的房貸,還是企業發債、上市融到的錢,都可以統計進去。這意味著社會融資可以最為準確地反映實體經濟的資金需求,也因此成為預測未來實體增長的領先指標。邏輯很簡單,如果大家融到的錢多了,接下來的生產活動就可能更旺盛。過去市場最關注的是貸款,因為大部分人融資是靠貸款,但現在融資方式多了,所以社會融資總量更加全麵和準確。當然,分析數據有一個原則,不能隻看當月的波動,要結合季節性等曆史規律來看,比如曆年10月都是融資淡季,社會融資都比較少,不能因為單月比9月下降就說經濟下滑了。我比較喜歡將近12個月的數據加總來看,這樣可以剔除季節性,預測周期相對準確些。比如從2017年7月社會融資增長開始放緩,就可以預測當年10月公布的三季度GDP大概率是下行,事後證明確實如此。
通貨膨脹指標
通貨膨脹是個學術用語,說白了其實就是價格。價格主要分為三種,包括消費者價格、生產者價格以及資產價格。一般來說,通脹最關注的是CPI,也就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這是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統計日常商品服務的價格變動。物價普遍上漲,CPI就會上升;大部分商品的價格下降,CPI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