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一章 理家(2 / 2)

紫藤掀起簾子,張嬤嬤跟在後麵低低的嘀咕道:“爺,這不合規矩。”

蘇子誠轉身看了眼張嬤嬤,好整以暇的笑道:“規矩?什麼規矩?爺的規矩,還是你們姑娘的規矩?”

張嬤嬤往後退了半步,不敢再多說。

李小幺笑道:“成親前哪有你這樣跑到人家屋裏來的?你從哪兒過來的?用過飯沒有?好象有點兒酒氣。”

“嗯,這幾天一直在大哥那裏忙,剛和大哥一起喝了幾杯酒過來。”蘇子誠脫了鬥篷,坐在炕上笑道。

海棠沏了茶上來,李小幺聞了聞:“你身上這酒氣還挺濃,讓海棠做碗醒酒湯給你?”

“不用,不過陪大哥喝了兩三杯,父親身子越來越不好,大哥打算年前理好六部,過了年就好專心考較各州府的地方官吏。”

蘇子誠四下轉身,尋了隻舊靠墊,順手放到自己背後,挪了挪坐舒服了,從李小幺手裏接過杯子,喝了兩口茶笑道:“總算定下來了,大哥準備讓水砡接管戶部,戶部趙尚書已經七十幾歲了,一年有半年病著,耳朵又不好使,大哥早就想讓他致仕在京休養了。

水岩去兵部任右侍郎,郭敏銳實補禮部尚書,他代管禮部五六年,這是順理成章的事,除了這些,還調了十來位四五品堂官,對了。”

蘇子誠微微直起身子,看著李小幺問道:“你讓人往開平府送了幾個冒認官親、當街打砸的?”

“嗯,”李小幺煩惱的皺了皺眉頭,將張興旺的事簡單說了。

蘇子誠往李小幺身邊挪了挪,伸手握住她的手笑道:“不是大事,你別往心裏去,我今天跟大哥說了,筆架山上那些人,是我帶到開平府,莊子也是我的莊子,那是我梁王府門下。”

李小幺意外的看著蘇子誠,蘇子誠握著李小幺的手笑道:“大哥說,我認不認到門下他不管,反正之前是你管著,之後也是你管著,有你在就沒大事。”

李小幺暗暗鬆了口氣笑道:“是我的門下自然也是你梁王府門下,這有什麼分別?”

蘇子誠聽的眉飛色舞:“就是這話,你和我有什麼分別?往後你盡管放寬心,象今天這樣的小事,當街抽過了鞭子,還讓人送到府衙,你也小心的太過了,這樣的小事,不過拉回來一頓鞭子就夠了。”

李小幺看著蘇子誠,隻笑卻沒應和他這句話。

“還有件事,我的意思,讓安在海進吏部先做個堂官,昨天讓安在海進來見了,他竟執意要到梁地做個州縣官,說這也是你的意思。

你看,俞遠山在淮南路,你又打算把唐公孫放到鹿港修碼頭去,就是不放到鹿港,他那迂腐脾氣也辦不了什麼事,錢謙是個清廉能吏,擅細務,性子卻有些苛厲古怪,守牧一方最佳,若放在中樞,也隻好去禦史台,倒可惜了。

我和大哥商量過了,打算把他先放到商州做一任知州,任滿後調任京西布政使,往後與吳地、南越開戰,京西路是咱們籌糧籌銀的重地,有他這個清官守著,就算多抽些糧銀,也不至於出什麼事。

安在海為人精明,圓滑懂變通,最適宜放在六部,小幺,你門下諸人不宜都放到地方去,地方要和中樞相互照應通連才最佳。”

李小幺仰頭看著蘇子誠,被他說的心裏酸酸軟軟的,半晌才低聲問道:“你替我打算這些做什麼?”

“我不替你打算還替誰打算?你跟大嫂不一樣,大嫂後麵有尉老丞相、有整個尉氏家族,尉氏族裏多的是人才,你大哥他們幾個都是老實人,就魏水生還不錯,可惜他又姓魏。

俞遠山幾個人我都讓人查過了,除了安在海,都是科舉出身的讀書人,家族都極弱,安在海雖說巨富,可從他祖父起才脫了商籍,到他這一代才勉強能科舉,他這一代男丁不多,除了他,也沒個能成才的了。

這些人依附與你,後麵的家族自然也隻能依附與你,往後這些就是李家的助力,要用些心,好好安置才行。”蘇子誠抬手輕輕卷著李小幺散下來的一縷頭發笑道。

李小幺往蘇子誠身邊挪了挪,抬頭笑道:“開平府這邊有水家,放不放安在海還不是一樣?倒不如讓他到地方好好做點事,再說,地方勾連中樞,也是犯忌的事。”

蘇子誠聽的怔了怔,失笑起來:“你怎麼想這麼多?大哥怎麼會忌諱咱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