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六章 回(1 / 2)

“我知道了,多謝你,若要,我打發過去尋你。”李小幺笑應了:“你母親她們一早來一早就走了?”

“還沒有,在家裏呢,姑娘這是大事,我等不得,先過來恭喜一聲。”水蓮笑道。

李小幺忙直起上身道:“我這哪算什麼大事,你趕緊回去吧,有什麼話以後再說。”

水蓮笑著站起來,告辭回去了。

午後剛過,靖江侯打發人過來遞了話,八字送到開寶寺合的,是大吉大利,好的不能再好了,已經報了宮裏和禮部,明天一早,禮部自然遣人照吉禮規矩,上門送禮銀及敲門禮。

靖江侯府的管事剛走,禮部就來了幾個堂官,專程過來教導李宗梁各式答禮和答詞。

柳樹胡同下人仆婦本來就不多,這兩趟喜事疊在一處,就無論如何也調派不夠了,張嬤嬤和盧嬤嬤、紫藤、淡月商量了,稟了李小幺,請了水蓮、張大姐、孫大娘子和明婉諸人,一起來忙這兩件大事。

傍晚,李小幺理完淮南路送過來的折子密信,封好交給來取回複的南寧,剛吃了飯,張嬤嬤就抱著冊子進來,見了禮笑道:“有幾件大事,得姑娘定一定,一是姑娘的嫁妝,旁的都好,不過多花些銀子,就是家俱一樣,這隻有不到兩個月,現做是來不及了。

姑娘看,是外頭買,還是尋上好的舊件,外頭買,一來隻怕買不到中意的,二來,上好的紫檀和黃花梨家俱原來就少,隻怕買不齊,若尋舊件,咱們府上也就咱們半畝園有幾件過眼的,隻怕得……”

“分兩頭,多請工匠,能做幾件是幾件,再讓薑順才外麵尋一尋,能尋到幾件是幾件,先盡著麵子上的東西做,旁的不必太講究,若諸事順當,明天春天咱們不見得能在這開平府閑著,旁的東西也是,就是過得去吧。”李小幺想了想答道。

張嬤嬤笑著點了點頭:“我也是這麼打算的,既是這樣,我就有底了,這是一,還一件,範大娘子的嫁妝,怎麼個準備法?”

“照張大姐的例吧。”李小幺沉默了片刻答道。

範大娘子的私財已經被抄盡了,也隻好照張大姐的例。

張嬤嬤點頭答應,翻著冊子正要說話,李小幺先開了口:“那兩處莊子,留給大哥,買莊子一共花了一千六百兩,再拿出四百兩現銀給大哥。

二爺、三爺和四爺的莊子來不及買了,一家給兩千兩現銀,由他們自己買去。

四爺那頭你多問一句,是咱們幫他收著,還是他自己收著,明天就給了吧,你多費心,和他們把這幾年的帳算清楚,把銀子交割清楚。”

張嬤嬤答應一聲,合上冊子,看著李小幺,感慨萬分的歎了口氣,想說什麼又咽了回去。

李小幺喝了幾口茶,抬頭看著張嬤嬤:“嬤嬤是覺得給的多了,還是給的少了?”

“看姑娘說的,都是姑娘掙出來的,這一大家子,若沒有姑娘……還不知道怎麼樣呢,給多給少,難不成還有人出來爭個多了少了的?”張嬤嬤側著身子坐到榻上,看著李小幺笑道:“姑娘不象是幺妹妹,倒象是當家的長姐。”

“嗯,”李小幺低低的‘嗯’了一聲,手指慢慢劃著杯子口沿,半晌才抬頭看著張嬤嬤,想說什麼話卻又咽了回去,半晌才笑道:“人吧,真是奇怪,在家當姑娘,覺得哥哥應該先要對家人好,不能萬事以媳婦為先,可若自己嫁了人,就覺得那男人若不能萬事以自己為先,那就是萬惡不赦!”

“瞧姑娘說的!”張嬤嬤一句話沒說完,先笑出聲來:“也是,這人心,可不都是這樣!”張嬤嬤又陪著李小幺說笑了幾句,就告退出去忙了。

李小幺沐浴洗漱,換了身半舊家常衣褲,裹著薄被歪在榻上看著書本,紫藤進來給李小幺換了杯茶,側著身子坐到榻沿上笑道:“今天午後,梁王府來了好幾撥人。”

李小幺手裏的書一下子落下來,抬頭看著紫藤。

紫藤忙笑道:“都是府裏的下人,尋張嬤嬤、盧嬤嬤、我,還有淡月她們說話的,張嬤嬤和盧嬤嬤忙得腳不連地,哪有空跟她們說閑話,幾個小丫頭,我拘著沒讓出去,來的幾撥,就是我和淡月見了見。”

李小幺舒了口氣,將書放好,端起杯子一邊喝茶,一邊等紫藤往下說。

紫藤挪了挪,看著李小幺笑道:“照理說,就是姑娘要嫁進梁王府的信兒傳出去,那府裏也不該這麼著,拐了七八個彎的,也過來看這個看那個的,姑娘還記得梁王府的如月姑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