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寒蟬寺(1 / 2)

說到明婉,李小幺又想起範家諸人來,想了想,幹脆看著張大姐和孫大娘子問道:“範家那幾房如今怎麼樣了?”

“日子當然沒原來過得好,從前啥活不用幹,好吃好喝還有人侍候著,如今當然沒這樣的好日子過了。

不過,也算不錯,暖飽是有的,那幾個在水氏族學附學的孩子也一直上著,沒人難為他們,聽說書讀的都還不錯,常得先生誇獎。

秋天裏,劉三嬸子的孫子樸娃也到了進學的年紀,劉三嬸子領著孩子求到學裏,哈!”

張大姐曬笑著,撇了撇嘴接著說道:“還真以為自己有那麼大臉,那水氏族學是她們想進就進的?

聽說先生連麵也沒給見,就讓人打發一句話,說是除非族長發話,不然水氏族學不收外姓子弟。就這麼讓人打發出去了。

那劉三嬸子先是領著孩子求到明婉門上,明婉有什麼法子?她連水家門在哪兒都不知道,過後,又找到我這裏,我也沒法子,我沒那麼大臉!後來又尋到柳樹胡同找張嬤嬤。”

“這事還沒跟姑娘稟報,劉三嬸子領著孩子上門,我揣量著姑娘的意思,這孩子讀書的事,姑娘若在,也必定不會不管,就和紫藤商量著,本想拿著姑娘的帖子過去走一趟,後來桐大/奶奶聽說這事,不過打發人過去說了句話。”張嬤嬤忙擠進話來解釋道。

李小幺點頭示意知道了,看著張大姐,示意她繼續說。

張大姐笑道:“這一回總算知道這附學難了吧,這請先生念書是容易事?有幾家請得起?那族學裏一個大錢不花不說,人家還倒貼兩頓飯一頓點心,筆墨紙硯也是現成的,想進去,就憑她範家?”

“大姐就少說兩句吧,劉三嬸子她們現在做什麼生計?”李小幺打斷了張大姐的話笑道。

張大姐也不介意,接著道:“就是得讓她們知道知道,也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別看人挑擔不吃力。

生計上都還過得去,劉三嬸子的兒媳婦針線活極好,做針線能掙不少錢,劉三嬸子包了家務,讓媳婦專心做針線,自己閑了還到明婉鋪子裏幫著挑蜜餞。

明婉也是個大度的,隻有厚待,從沒苛扣過,這人哪,厚道了才有福。

這麼著,劉三嬸子也能掙個油鹽錢,日子過得正經不差。

錢四嫂子在院門口擺了個針線攤子,賣賣針線,幫人打打絡子,我原來不知道,她竟打得一手好絡子,不管什麼花樣,瞄一眼就會,這宅院裏用的絡子,張嬤嬤也讓人都拿去她那兒打的,讓她掙了不少錢。

就是萬六堂嬸苦些,她年紀大了,孫子孫女都小,唉,我看著可憐,那麼大年紀,一頭白頭發,想來想去也沒什麼好法子,就把她叫到我那鋪子裏,專門疊果盒子,不管疊多疊少,工錢都照給,不過幾個大錢,就當行善積德了。

明婉把她孫女明玉叫到她那兒挑蜜餞,兩個人掙錢,反正日子也能過得下去。”

“嚴二嬸子呢?”

“她娘倆啊,你走後,她先到明婉那兒又哭又鬧的求過幾回,打滾撒潑的要跟明婉一處住著。

明婉那脾氣,哪吃這個?門都沒讓她進,聽說又去城外尋過範大娘子,也不知道找到沒有,反正沒兩天就又回來了。

再尋到劉三嬸子她們合買的小院子,想擠進去,被錢四嫂子拎棍掄了出去,反正難過過一陣子。

後來,聽說月亭跟了個南邊來的商人,娘倆跟著去南邊享福去了。”張大姐含糊了細節,隻說了大概。

李小幺歎了口氣,垂頭喝了半杯茶,也不多問,笑著轉開了話題:“說到這族學,聽說外頭莊子裏有幾個媳婦懷了身子了?”

“可不是!有一個就這個月底,就要生了,真是快!”張大姐笑道。

李小幺’嗯’了一聲道:“咱們也得有族學,再過幾年孩子就多了,不能都到人家家裏附學。

這不是急事,回頭等七娘子進了門,這事就交給水生哥和七娘子兩人打理,也隻有他們兩個能管的了這事。

你不識字,二槐哥當年說是認過字,就是不知道能認幾個。

大哥……不耐煩這樣的細事……這孩子啟蒙最要緊,一定得請得到有才有德的好先生才行,不然就耽誤孩子了。”

張大姐重重的拍了拍手笑道:“我就說,小五就是想的周全!老二自己就是個進士,這族學讓他管著,都不用請先生!

這回好了,前兒看到劉三嬸子家孫子讀書的事,我還愁呢,我和你二槐……他那不算識字!兩個人都目不識丁,往後這孩子念書不得現抓瞎?這下可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