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前一天,李小幺陪著蘇子誠,從一大早起,就帶著重陽糕、長壽吉祥吉利袋兒、龍頭拐,挨家挨戶給揚州城裏六十歲以上的老人賀重陽。
俞遠山則和施玉一起,從前一天一大早起,就帶人帶東西出了城,給揚州界內各村鎮裏六十以上老人送節禮賀重陽,楚州、潤州兩處,則由趙宏誌和明潛挨家送禮賀節。
一時間,揚州城裏城外皆熱鬧非凡。
蘇子誠和李小幺身後跟著長長的人群,每到一戶都喧囂熱鬧的不堪,蘇子誠的謙和可親,連李小幺都看的稀奇。
走了大半個城,一行人轉進了一條巷子,青石板鋪就的寬敞巷子顯得古樸素雅,這條巷子隻有一戶人家,卻大門緊閉,緊跟其後看熱鬧的人群近了巷子,喧嘩聲也仿佛輕了下來。
前麵拿著薄冊引路的揚州府府丞看著巷子裏緊閉的大門,咽了口口水,小意而為難的回頭看向李小幺。
李小幺瞄著緊閉的大門,看著蘇子誠低聲笑道:“老先生是要助你成就美名,也算用心良苦。”
蘇子誠正微微蹙著眉頭盯著緊閉的大門,被李小幺一句話說的失笑出聲:“你倒是淨往好處想!這要是叫不開門怎麼收場?”
“是袁家怎麼收場?還是咱們怎麼收場?”李小幺放慢了腳步,帶著笑輕聲問道。
蘇子誠也跟著慢下腳步道:“這話怎麼說?”
“這袁老爺子乃淮南路文人學士之首,被譽為學問道德之楷模,別說是梁王爺儀禮周到上門賀重陽,就是一般的後生小輩上門賀祝,他不見你說得過去,可這樣大門緊閉,開都不開,這是哪門子道理?
今天可是眾目睽睽,他若敢失禮在先,就別怪咱們棍隨而上,非打的他身敗名裂不可。”李小幺話裏透著股子雀躍。
蘇子誠高挑著一根眉毛,瞄著李小幺,又轉頭看了眼還是緊閉著的袁家大門,輕聲笑道:“咱們賭一賭,咱們叫了門,他是開,還是不開,我賭開,你呢?”
“我也賭開!”李小幺毫不客氣的說道:“要不王爺改下不開的注吧,你拿什麼做賭注?”李小幺笑道。
蘇子誠低頭看著她,也笑起來:“我在雪峰山上有處別院,若叫不開門,那處別院就歸你了。”
李小幺轉頭笑著岔開了話題:“到了,委屈王爺了。”
蘇子誠抬手止住準備上台階扣門環的東平,自己帶笑上前,重重扣了幾個門環,往後站了半步,背著手,安然的等著開門。
大門裏響起陣腳步聲,門卻沒見打開。
蘇子誠臉上笑容不變,又上前扣了幾下門環,退後半步再等在一邊。
這回等了片刻,大門就從裏麵開了半邊縫,一個頭發花白的老門房探出頭來。
蘇子誠依舊背著手,看著老門房笑道:“老人家,煩勞稟報袁老先生,後生北平蘇子誠上門賀老先生重陽。”
“唉!您是……那個您……王爺稍候,稍候!”老門房看起來是忘了詞了,言語混亂的答了兩句,想關門進去,門關到一半,又覺得不對,忙又打開,衝蘇子誠一個長揖接著一個長揖,後退了十來步,跌跌撞撞的奔進去回話。
片刻功夫,一年三十歲左右的中年人跟著老門房疾步出來,推開大門,衝著蘇子誠長揖到底,拎起長衫,作勢要往下跪。
蘇子誠卻不扶他,隻笑看著他跪下磕了頭,才客氣的上前扶道:“不必多禮!不必多禮!”
中年人順勢站起來,拱手客氣道:“王爺大駕光臨,寒家真是蓬蓽生輝,隻是家父病重臥床,辜負了王爺一片好意。”
蘇子誠笑看著他,抬手示意小廝抬上禮物笑道:“那小王就不打擾了,請轉告老先生,請他安心將養。”
說著,示意小廝放下禮物,背著手顧自下了台階,和李小幺轉身揚長而去。
中年人呆怔怔的站在門口,看著瞬間空無一人的巷子,心裏空蕩蕩中,一點點生出無數的七上八下。
蘇子誠和李小幺出了巷子,看著李小幺笑道:“雪峰山那座別院歸你了。”
李小幺抿嘴笑著,說的卻是另一個話題:“明年是大比之年?”
“嗯。”蘇子誠‘嗯’了一聲問道:“又有什麼打算?”
“沒有,就是問問,這袁老爺子,也清高的太過了。”李小幺漫不經心的說道。
蘇子誠想了想笑道:“不知道明天的文會,袁家有沒有人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