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先生動作緩慢舒展,沏了碗茶湯推給李小幺,“小幺這兩天心事很重。”
“嗯。”李小幺接過茶湯,慢慢抿了兩口,抬了抬下巴,示意在廊下讀書寫字的孩子們,“他們,總窩在山上,窩在這土匪窩裏,不是長久之計。”
“山上不大安穩?”範先生明了的問了句。
李小幺放下了茶碗,這老範倒是個明白人,明白人好,說話便當,“嗯,出了點事,北平和梁國戰事一了,等北平軍騰出手來,隻怕就要來剿山了。”
李小幺聲音很低,卻十分平和,輕輕歎了口氣,“當然,也許北平國那個皇子拿下梁國,一高興忘了那個小過節也說不定,不過……多半在劫難逃。”
範先生目光平靜的看著李小幺,沉默了好半晌,才低聲問道:“你有什麼打算?”
“他們這個年紀,”李小幺指著那群孩子,“應該找家風氣嚴謹、先生學問不錯的書院學上幾年,一來能多聽幾家幾派的學問見識,采眾人之長,二來,也好交些誌同道合的朋友,往後科舉也罷,從商也好,朋友多了路子也能寬廣些,先生看呢?”
“嗯,你說的極是。”範先生聲音平和依舊。
“先生見多識廣,先生看,哪家書院最合適?”李小幺不準備多管範先生是怎麼想的,直接問了後麵的安排。
範先生微微往後靠到椅背上,半閉著眼睛,仔細想了想,睜開眼,看著李小幺建議:“太平府外積翠山上的月洞書院倒是個十分合適的地方。我年青時也在那裏學過兩三年,如今的山長從來做過一任帝師,學問人品都很讓人敬重。”
“這樣最好!”李小幺拍手讚同:“正好,孫掌櫃在太平府做生意,前一陣子還捎信來,說是已經開了間分茶鋪子,生意還不錯,我正想打發趙五哥過去幫他。
要是這樣,幹脆多帶幾個人,護送這些孩子一起過去,先把他們送到月洞書院讀書,這樣平時若有什麼事,孫掌櫃也能照應一二,嗯。”
李小幺邊說邊飛快的轉著心思,“先生看,是讓孩子一個人過去呢,還是讓他們家人一起跟過去?”
“一起過去吧,積翠山腳下是個小鎮子,叫翠山集,吃食東西比太平府便宜多了,讓她們在那裏聚群居住,平時給山上的學生做做針線,也就能掙份口糧錢了。”範先生一臉明了的看著李小幺,緩聲答道。
李小幺迎著範先生的目光,眼睛裏閃著說不清的意味,“這樣最好,那先生要不要跟過去?”
“不去了,我就留在這山上,早就該死的人了,不怕。”範先生避開了李小幺的目光。
李小幺苦惱的看著範先生,暗暗歎了好幾口氣,這一回短兵相接,她又輸了。
他留在這山上,這群送出去讀書和陪讀的人,就和山上脫不了幹係。
她不管,可大哥不會不管,大哥要管,她就得管……
算了算了,這事,就往長遠了看吧,看長遠了就心平了。
大哥往這院子裏來的越來越勤快了,這範家的事,現在管還是將來管,總是要管的,管就管吧。
“先生要是不能跟過去,她們這幾個,孤兒寡母的,扔在外頭可不行,要不……”李小幺一個個盤算著山上的人,“要不,讓張大姐和張鐵木跟著過去,照應一二,先生看合不合適?”
範先生明顯鬆了口氣,神情也舒緩下來,點頭微笑,“那自然是最好不過,張大姐穩重仔細,又有幾分見識,極是妥當!”
李小幺側頭看著範先生,笑道:“說到張大姐,正好有件事煩勞先生玉成。”
範先生仿佛猜到了李小幺要說什麼,臉上露出絲似有似無的笑意,溫和中帶著幾分期盼,看著李小幺,示意她說。
李小幺彎眼笑著,“先生必定也早看出來了,這中間可有兩對極好的姻緣,雖說都在孝期不能成親,可該定的還是早些定下來的好,先生說呢?”
“兩對?”範先生怔了下,看著李小幺遲疑的說道:“還有一對是?”
“先生難道覺得不合適?”李小幺仿佛有些驚訝的問道.
範先生鬆了口氣,看著李小幺,眼神麵容又鬆馳溫和下來,“這也是令兄的意思?”
“嗯!”李小幺眯著眼睛笑著,點了下頭。
範先生往後靠到椅背上,閉著眼睛想了想,輕輕歎了口氣:“令兄人品見識都極其出色,又有你這樣的妹妹,倒是我範家高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