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短暫的無奈並不能影響生活的精彩(1 / 1)

後記:短暫的無奈並不能影響生活的精彩

生命中的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逃避的,例如,水必須接受容器的框定,楊柳必須經受風雨的洗禮等。為作為萬物主宰的人,在享受更多生命饋贈的同時,也必然要接受更多的磨難。

年幼時,頑皮的我與小夥伴們在北密蘇裏州一棟荒廢已久的老木屋的閣樓上做遊戲。我從窗欄上跳了下來。當時,因為我左手的食指上帶了戒指,所以導致我的手指被鐵釘掛住了,當即,我的手指就斷了。我嚇壞了,我以為我會死。然而,很快,我的手指好了,我也忘記了這件事情。

前幾年,在紐約市中心一家辦公大樓中,我看到了一個沒有手的工人。當我問他是否會因為缺了一隻手而煩惱時,他卻回答說:“不會的,除了穿針的時候,我根本就沒意識到這個問題。”

其實,人的承受能力是很強的。有時,我們覺得自己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事實是,我們還能堅持很久,甚至還能接受比現在更加糟糕的情況。在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有一座建於15世紀的老教堂,在廢墟上刻著這樣一行字:“事實如此,別無他樣。”如今,我常常想起這句話。

在曆史的長河中,曾經發生了很多不如意的事情。然而,它們隻能是這樣,而不可能是別的樣子。雖然這樣,我們依然有機會選擇:陷入無休無止的憂慮與懊悔之中,徹底摧毀我們的人生;把這些不幸當作無法避免的事實,接受並且逐漸適應。對於無法改變的現狀,哲學家威廉·詹姆斯曾經忠告人們:“快樂地接受事實就是這樣。隻有接受發生的任何事,才有可能克服下一步的不幸”。

在白金漢的宮殿牆壁上,喬治五世曾經留下這樣的話:“我不會為月亮的消失而哭泣,也不會為做過的事情而懊悔。”對此,哲學家叔本華也有同解:“人生旅途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有接受的能力。”

我們總是不想坦然接受,對生活患得患失,然而這樣的人生實在太累。讓人心緒難平的並不是那些實實在在的物質,而是胸腔中的一顆心。心如淡定安然,則不會執著於得失成敗:當被萬人擁簇時,好好享受;當人去樓空時,也要會靜享那片刻的寧靜。不是嗎?我們與其黯然神傷地哀悼過去的無奈,不如怡然自得地享受當下的精彩。當你足夠淡定,就會曉得生活柳暗花明的美妙。你的人生也會遇夏則如夏花般絢爛,遇秋則靜若秋葉般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