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可以說是自傳體的傑作,女主人公喬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她本人的經曆。她采用現實生活全息記錄的方法,所講述的生活寧靜、安全,是自己和周圍朋友經曆的積累,裏麵充滿了人情味,融入了少女們的切身體會,可謂美國新英格蘭地區少女的成長史,其中浸透了人生奮鬥的金玉良言。由於作者深受自己父親和美國超驗主義作家愛默生、梭羅的影響,字裏行間滲透著超越時代、跨越國界的哲理,使該書不僅情節引人入勝,而且隨處閃現著真知灼見,是立身處世的好教材。
毫不奇怪,《小婦人》是孩子們的“道德食糧”(作者自述語)。19世紀的婦女處於從屬地位,小說幫助女孩子們順從命運,以各種方式探索自己在社會上的可能結局。這裏,作者首度傳達了少女時代的艱難和焦慮,提出“小婦人”的成長過程是學習的、淚跡斑斑的,而不是按照女性發展的本能或者自然條件進行。媽咪坦白自己有脾氣,她努力抑止它,說明無法徹底消滅女性的怒火。小說最終沒有解決是克製自己適應社會,還是顛覆女性順從命運的觀念(19世紀,人們認為女性隻有放棄本性,才能取得像男子漢一般的“天才”成就)的問題,這是西蒙·波伏瓦、喬伊斯·卡洛爾·歐茨、格特魯德·斯坦熱衷的問題,也為21世紀的讀者留下了一個有趣的動態文本。
《小婦人》是名著重譯,踩在前人成果的肩膀上改進、提升譯文水平,是一大樂事。作品平鋪直敘部分,當然可以繼續直譯。但前譯最大的幫助在於讓我們廓清想當然造成錯譯的範圍,並且盡可能避免同類的錯誤。舉例說,鈴蘭花(lilies of the valley)在以前的譯本中居然被直譯成“長在山穀裏的百合花”,值得引以為戒。當然,克服文化地理的差異十分重要,蘋果在舊中國是窮人的奢侈品,但書中主人公把rusts(沒有味道的粗皮青澀蘋果,自家園子裏自生自滅的東西)當飯吃,似乎很富有。主要原因是以前的譯者要麼把它跟普通蘋果混為一談,要麼隻說明“黃褐色蘋果”,看不出它的廉價。Ros是玫瑰、薔薇、月季花的總稱。月季花是普通庭院的常見花卉,美格結婚時因地製宜,用來代替代表愛情的“玫瑰”,所以不能一概都譯作“玫瑰”。本書做了妥協處理(第二十四章)。
作品第一部講述少女的成長曆程,情感世界是浪漫的,她們以成為“小婦人”為奮鬥目標,更適合青少年閱讀。第二部描述的則是“大人”的事情,涉及在成人世界的立身處世,比較務實,可以作為行為參考。所以,盡管第一部“很好看”,小說卻是第二部麵世後才成為暢銷書的。第二部的內容非常通俗化,涉及婚禮的排場、對藝術教育的態度、不同家境的同學相處、文學創作的宗旨、窮人在富人麵前不卑不亢的態度、富人該施舍什麼樣的人、如何資助文學藝術事業、家庭責任分工、禮尚往來,簡直是日常生活的指南書。這就造成了一個特殊現象:第一部(1868年出版)印數不多,等第二部(1869年)出版方才形成暢銷的局麵,還帶動了全書的銷售。這與通常的第一部一炮打響,接著寫續集的情形截然相反。到1888年作者去世,她的書發行量已經超過了百萬大關,收入達到20萬美元,這在當年是一筆巨款。
小說可以說是自傳體的傑作,女主人公喬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她本人的經曆。她采用現實生活全息記錄的方法,所講述的生活寧靜、安全,是自己和周圍朋友經曆的積累,裏麵充滿了人情味,融入了少女們的切身體會,可謂美國新英格蘭地區少女的成長史,其中浸透了人生奮鬥的金玉良言。由於作者深受自己父親和美國超驗主義作家愛默生、梭羅的影響,字裏行間滲透著超越時代、跨越國界的哲理,使該書不僅情節引人入勝,而且隨處閃現著真知灼見,是立身處世的好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