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觀察陸殼的“大陸科學鑽探“是伸入地球內部的“望遠鏡”,是解決人類發展所麵臨的資源,災害和環境三大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繼人類登月後向地球的又一次挑戰!今天,中國科鑽第一井頂天立地,顯示了我們國家已經具備了走上國際地學科學前緣舞台的綜合科技實力,標誌著中國已開始從一個地質大國走上地質強國。特麼對於151+看書網我隻有一句話,更新速度領先其他站n倍,廣告少
一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大陸科學鑽探
首席科學家許誌琴
曆史一刻
2001年8月4日,中國大陸江蘇省連雲港市東海縣一個名叫毛北的地方,突然吸引了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目光,因為中國大陸科學鑽探,這個預定目標5000米的國家重大科學工程項目、中國第一科研深井今日正式開鑽。
也許今天這個日子對中國、對世界都太重要了,讓現場所有人員憂心忡忡、接連幾天的狂風暴雨雨知趣地戛然而止,難得一見的豔陽露出了她滿懷深情的笑臉。在廣闊無垠的原野上,一座與18層樓房等高的雄偉鑽塔拔地而起,塔頂一麵鮮豔的五星紅旗在晨風中驕傲地飄揚。
鑽塔東麵的二層平台上,近兩米見方、白底紅字的“ccsd”四個大寫字母迎著朝陽,豪情萬丈地俯瞰著蘇北這塊曾經貧瘠,但注定要史冊留香的大地。
“ccsd”可不是一個一般的字母組合,它是英文“chinesecontinentalscientficdrilling”亦即”中國大陸科學鑽探”的縮寫。
人類從一開始居住在這個星球上,就從來沒有停止過破譯地球之謎的努力。了解地球,研究地球一直是人們生存和發展的迫切需要。從最初天圓地方的猜測,到後來用科學計算試驗方法推翻地心說,而後又用地球物理方法通過電磁波記錄地球活動的曲線,人類的目光總是試圖伸向地內極深極遠處。但由於種種條件的限製,惜乎至今沒有突破性進展,難怪人們總是感歎“入地之難難於上青天!”
今天人類能獲得地下深處真實信息和圖像的唯一手段,就是直接觀察陸殼的大陸科學鑽探:把地球捅一個窟窿,用打入地球內部的深孔作為探測地球奧秘密的“望遠鏡”。
大陸地殼比大洋地殼更古老,它的深處不僅蘊藏著更豐富的寶藏,而且有著更多的不為人知的秘密。地下深層的岩石忠實地記錄了這個星球走過的滄海桑田的變化,隱含著大地運動、生命起源、深部資源的全部秘密,讓這些沉默的石頭開口說話,是一代代地質學家的夢想。如今,這個夢想就要實現了。“大陸科學鑽探”通過對岩石圈的直接觀察,可以幫助人們直接、精確地了解地殼成分、結構構造和各種地質過程,可以使人們了解和認識到大洋和大陸的板塊活動,地殼應力和地震、火山過程、生命演化、氣候多樣性等一係列重大的基礎地球科學問題,從而對解決人類麵臨的資源、災害、環境三大問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陸科學鑽探將打開一扇從未開啟的地球之門,進一步深化甚至改變人類對地球內部組成與結構的認識。
定於今日正式開鑽的中國科鑽一井,將是亞洲國家的科鑽第一深井,也是全世界穿過造山帶最深部的科學深鑽。通過鑽孔可以直接把作為“眼睛”的儀器送到地下5000米的深處,聲色不動地觀察和直接獲取第一手地下數據和信息。新的科學鑽探方法克服了以前地表方法的間接性和假想性,獲得的數據都是最直接最強有力的事實材料。
鑽井完成後,這裏還將建成亞洲第一個深部地質作用長期觀測實驗基地、亞洲第一個大陸科學鑽探和地球物理遙測數據信息庫、亞洲第一個研究地幔物質的標本岩石館和配套實驗室,一係列的殊榮都將降臨到這口深井的頭上。這口科研井就像“和平”號,不僅是一個宇航飛船,還是一個空間試驗站。“入地”研究在人類認識自然、探索未知領域方麵的重要意義不遜於載人航天。
上午9時,來自北京、海外和江蘇省、連雲港市的諸多中外貴賓已興致勃勃地坐在主席台上,他們中有專程趕來參加開工典禮的全國政協副主席萬國權,原地質礦產部的兩任部長朱訓、宋瑞祥;原地質礦產部的副部長張文駒、張宏仁、陳洲其;著名地質學家、中科院院士孫樞、塗光熾、謝學錦……;現任國土資源部的主要領導;江蘇省、連雲港市、東海縣的行政首長;國務院有關部委辦局及相關科研院所的領導、專家、學者,還有來自美國、德國、俄羅斯、波蘭的專家組成員……,真是嘉賓雲集、高朋滿座,顯示著這口鑽井的特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