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堅持麵向基層、麵向群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文藝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源遠流長的詩詞歌賦早已融入民族血液,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的文化印記。《中國詩詞大會》能夠成功,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廣大觀眾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在於詩詞中蘊藏的“真善美”最能觸碰心靈、發人深省。《中國詩詞大會》節目就是要通過展示普通中國人的詩詞情結,著力挖掘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節目在選手選拔上,堅持麵向基層群眾,努力塑造鮮活有個性的平民選手明星。一百位選手從全國各地的普通詩詞愛好者中遴選而出,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七歲兒童,既有大學教師,也有工人農民,還有在中國學習工作的外國友人。節目在比拚詩詞時,講述選手與詩詞結緣的感人故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獨臂女孩張超凡、在工作之餘抄讀古詩文的小夥子畢凱、用詩詞磨練意誌的抗癌農民白茹雲等眾多選手,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僅展現了詩詞之美,更讓人看到了詩詞熏陶下的高尚靈魂,看到了當代中國人的精氣神。

第三,堅持創新創優。《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傳播趨勢,在強化知識性的同時,注重趣味性、可視性、參與性和互動性,通過輕鬆愉快的綜藝比拚,讓觀眾在快樂中汲取文化營養。一是借鑒古人行酒令時的文字遊戲,增設“飛花令”對抗環節,在每場比賽中設置詩詞中的高頻字“花”、“雲”、“春”、“月”、“夜”等為關鍵字,選手輪流背誦含有關鍵字的詩句,考察詩詞儲備能力、臨場反應和心理素質,提升節目觀賞性和期待度。二是營造唯美詩意的水舞台空間,現場多幅超大屏幕完美呈現詩詞意境,梯田造型線條優美流暢,詩意盎然。三是因循詩畫同源,巧用沙畫出題,選手在沙畫繪製過程中限時競猜,展現古典詩詞意境,增強了視覺衝擊力。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節目,是當代電視人義不容辭的文化使命和責任擔當。近年來,中央電視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根脈,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出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中國謎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民歌大會》《朗讀者》等一批融藝術性、思想性、觀賞性於一體的精品力作。2016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央視時,專門表揚了這些優秀節目。“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中國詩詞大會》等節目引發的熱潮,體現了廣大觀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強烈的思想認同與精神渴求,而這份認同和渴求,與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始終緊密契合、同向而行,昭示著中華兒女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必將更好地走進新時代、創造新輝煌。

第二,堅持麵向基層、麵向群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文藝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源遠流長的詩詞歌賦早已融入民族血液,成為每一個中國人的文化印記。《中國詩詞大會》能夠成功,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廣大觀眾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在於詩詞中蘊藏的“真善美”最能觸碰心靈、發人深省。《中國詩詞大會》節目就是要通過展示普通中國人的詩詞情結,著力挖掘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節目在選手選拔上,堅持麵向基層群眾,努力塑造鮮活有個性的平民選手明星。一百位選手從全國各地的普通詩詞愛好者中遴選而出,上至七旬老人,下至七歲兒童,既有大學教師,也有工人農民,還有在中國學習工作的外國友人。節目在比拚詩詞時,講述選手與詩詞結緣的感人故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獨臂女孩張超凡、在工作之餘抄讀古詩文的小夥子畢凱、用詩詞磨練意誌的抗癌農民白茹雲等眾多選手,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不僅展現了詩詞之美,更讓人看到了詩詞熏陶下的高尚靈魂,看到了當代中國人的精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