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今河南南陽石橋鎮,據史書記載,此處亦是東漢科學家、地動儀創製者張衡的出生地。
[19] 聚集敵屍,築成土堆,成為“京觀”。
[20] 湟中義從,東漢河湟地區,歸附漢政府的少數民族部落。
[21]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源自《詩經·鹿鳴》,此處是秦宜祿誤言。
[22] 古代男子成年開始戴冠的儀式。
[23] 漢官名凡加“假”者,均副貳之意。假司馬即司馬的副職。
[24] 就國,受封王侯之人前往自己的封地享受供奉,實際上大多數“就國”是被剝奪實權、排擠出朝廷。
[25] 別駕,官職名,全稱為別駕從事史,也叫別駕從事。漢代設置,為州刺史的佐吏,別駕因其地位較高,刺史出巡轄境時,別乘驛車隨行,故名。
[26] 王匡,兩漢之際綠林軍起義首領,在昆陽之戰立有守城之功,與前文王匡並非同一個人。
[27] 京兆三休,指漢代金尚(字元休)、第五巡(字文休)、韋端(字甫休)。
[28] 兗(yǎn)州,在今山東西南部,河南東部。
[29] 豫州,在今河南東部,安徽北部。
[30] 鮦水,在今安徽省臨泉縣。
[31] 由於戰亂,中央任命的某些行政長官不能順利赴任,彭城相劉艾、左馮翊韓斌、東萊太守楊眾等都屬於無法到任滯留朝廷的官員,他們並無實權。
[32] 三獨坐,尚書令、司隸校尉、禦史中丞都有監察之權,在朝會時三人單列一席,不與其他大臣同列,故有此稱。
[33] 將作大匠,列卿之一,掌修作宗廟、宮室、陵園。此職容易出政績,一般作為升遷的過渡。
[34] 白旄(máo),天子使節的象征,有代天巡查之意。
[35] 金鉞(yuè),最高軍事指揮的象征,有生殺之權。
[36] 僭越,古時指地位在下的人冒用地位在上的人的名義或禮儀、器物。
[37] 曹操所擔任的司空,位屬三公之列,故其部下尊稱他“明公”。“三公”是指太尉、司空、司徒,太尉管軍事,司空管監察,司徒管民政。
[38] 纓緌(yīng ruí),冠帶與冠飾,借指官位或有聲望的士大夫。
[39] 此處“兒”並非兒子,意為有見識、成氣候的人物。
[40] 垓(gāi)心,戰場上重重圍困的中心。
[41] 下邳(pī),在江蘇省,古稱邳國、下邳。下邳為商周時的都邑,春秋時宋襄公修造了城邑,秦時稱下邳縣。到了漢代,下邳曾為楚都,韓信為楚王時,就駐這裏。東漢時置下邳國,管轄十七城,北到山東南部,南至安徽嘉山,西到江蘇銅山,東到漣水。
[42] 這句話意為“好你個魏種!除非跑到天涯海角,否則我饒不了你”。
[18] 今河南南陽石橋鎮,據史書記載,此處亦是東漢科學家、地動儀創製者張衡的出生地。
[19] 聚集敵屍,築成土堆,成為“京觀”。
[20] 湟中義從,東漢河湟地區,歸附漢政府的少數民族部落。
[21]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源自《詩經·鹿鳴》,此處是秦宜祿誤言。
[22] 古代男子成年開始戴冠的儀式。
[23] 漢官名凡加“假”者,均副貳之意。假司馬即司馬的副職。
[24] 就國,受封王侯之人前往自己的封地享受供奉,實際上大多數“就國”是被剝奪實權、排擠出朝廷。
[25] 別駕,官職名,全稱為別駕從事史,也叫別駕從事。漢代設置,為州刺史的佐吏,別駕因其地位較高,刺史出巡轄境時,別乘驛車隨行,故名。
[26] 王匡,兩漢之際綠林軍起義首領,在昆陽之戰立有守城之功,與前文王匡並非同一個人。
[27] 京兆三休,指漢代金尚(字元休)、第五巡(字文休)、韋端(字甫休)。
[28] 兗(yǎn)州,在今山東西南部,河南東部。
[29] 豫州,在今河南東部,安徽北部。
[30] 鮦水,在今安徽省臨泉縣。
[31] 由於戰亂,中央任命的某些行政長官不能順利赴任,彭城相劉艾、左馮翊韓斌、東萊太守楊眾等都屬於無法到任滯留朝廷的官員,他們並無實權。
[32] 三獨坐,尚書令、司隸校尉、禦史中丞都有監察之權,在朝會時三人單列一席,不與其他大臣同列,故有此稱。
[33] 將作大匠,列卿之一,掌修作宗廟、宮室、陵園。此職容易出政績,一般作為升遷的過渡。
[34] 白旄(máo),天子使節的象征,有代天巡查之意。
[35] 金鉞(yuè),最高軍事指揮的象征,有生殺之權。
[36] 僭越,古時指地位在下的人冒用地位在上的人的名義或禮儀、器物。
[37] 曹操所擔任的司空,位屬三公之列,故其部下尊稱他“明公”。“三公”是指太尉、司空、司徒,太尉管軍事,司空管監察,司徒管民政。
[38] 纓緌(yīng ruí),冠帶與冠飾,借指官位或有聲望的士大夫。
[39] 此處“兒”並非兒子,意為有見識、成氣候的人物。
[40] 垓(gāi)心,戰場上重重圍困的中心。
[41] 下邳(pī),在江蘇省,古稱邳國、下邳。下邳為商周時的都邑,春秋時宋襄公修造了城邑,秦時稱下邳縣。到了漢代,下邳曾為楚都,韓信為楚王時,就駐這裏。東漢時置下邳國,管轄十七城,北到山東南部,南至安徽嘉山,西到江蘇銅山,東到漣水。
[42] 這句話意為“好你個魏種!除非跑到天涯海角,否則我饒不了你”。
[43] 手版,古人通信的一種工具,寫在木板、竹板上再對疊捆牢。有的手版還刻成魚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