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要活得有尊嚴 (13)(1 / 3)

地位與影響:在上世紀80年代,柏楊先生用一本《醜陋的中國人》在華人世界裏掀起了一股軒然大波。當它以驚濤駭浪之勢襲向了國門初啟的中國大陸時,中國的國民被震呆了。我們被他對中國人的“國民性”,所作出的深刻、尖銳的解剖與批判震得無力還擊,也無以還擊。之後我們又引進了他的《中國人史綱》,他的語言犀利尖刻,但深厚的學術背景又使得他在論述過程中顯得有理有據,條理清晰。

柏楊的《中國人史綱》代表了作家寫史的一個高度,是由平民治史的高度。他在將曆史寫得精彩好看時,又不乏深刻見解。及至今日,仍然無人可以逾越。甚至可以說,連一個可以與之匹敵的競爭者都尚未出現。它以世紀分章和以問題分節,而不以帝王年號為序,而是通用普遍的公曆算法來紀年,並將一個世紀分成十個年代來分別表示。這些做法使得全書脈絡清晰,重點主題一目了然,大大地方便了閱讀。對於《中國人史綱》,柏楊給予了這樣的厚望:“我們的國家隻有一個,那就是中國。我們以當一個中國人為榮,不以當一個王朝人為榮。當中國強大如漢王朝、唐王朝、清王朝時,我們固以當一個中國人為榮。當中國衰弱如南北朝、五代、宋王朝、明王朝以及清王朝末年時,我們仍以當一個中國人為榮。中國——我們的母親,是我們的惟一的立足點。所有的王朝隻是中國的王朝,所有的國,都是中國的另一種稱謂。”

《姑蘇響鞋》

初版時間:1989年

初版出版社:躍升文化事業發展公司

推薦版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內容簡介:1979年6月起,柏楊開始在《台灣時報》寫“湖濱讀史劄記”專欄,內容是“皇後之死”,後來結集了三冊,《姑蘇響鞋》是第一冊,從伊娥皇(舜帝姚重華之妻)到衛子夫(漢武帝劉徹之妻),總計十三位。柏楊說,皇後是世界上危險性最高的職業,在曆朝曆代宮廷鬥爭中大批的皇後死於非命。他把宮廷視為最最黑暗的人間地獄,在那裏麵,“每個女人都為了生存而拚命掙紮鬥爭”,皇後之死,不管怎麼死的,都是悲劇,有時也是醜劇,柏楊寫這一係列文章,就是要探其成因。姑蘇曾聞鞋響聲,這是夫差的溫柔鄉;然而一旦勾踐先是火燒姑蘇台,再是攻陷姑蘇,由越派來的西施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下場呢?

地位與影響:柏楊曰:“皇後這玩意,是曆史上危險性最大的職業。儀態萬方,被搖尾係統歌頌為母儀天下的皇後,一旦失勢,不如一屁。女孩子如果想到皇後悲慘的一麵,恐怕八抬轎抬到門口,都會慎重考慮。皇妃的榮耀,在繁華外衣包裹著的無限辛酸”。

這本《姑蘇響鞋》後麵的《溫柔鄉》以及《長發披麵》共同編輯成為《皇後之死》這一本書。通過書名,我們知道這是一部描寫宮廷鬥爭的史書。其中的《姑蘇響鞋》從娥皇女英講起,至漢武帝時期的衛子夫止。麵對中國曆史,柏楊在女人身上看到了最野蠻血腥的政治。這種深刻的洞見,也就成為《姑蘇響鞋》中辛辣表達的源泉。這本書成自1968年,柏楊在台灣入獄後。在近十年囚禁,他就靠著獄中讀史來抒發憤懣的心情,找到一絲絲的安慰。直到他在中國的曆史中發現了什麼,使其有感而發,作成了《姑蘇響鞋》、《溫柔鄉》和《長發披麵》,唱出了中國曆史上女人最為悲情的皇後之歌。

關於在獄中寫史,柏楊先生曾回答說:“我之所以寫中國曆史,就想要追究一個問題:中國的曆史為何循環往複地充滿了血腥與欺詐?在中國曆史上發生的那些層出不窮的慘事,到底誰負責?”帶著這樣的疑惑,柏楊在《姑蘇響鞋》中,繼一貫的幽默調侃之後,柏楊加入了更為深刻的思考。這種思考並不直白,相反,他像一個老師那樣,循循善誘,使我們自發地感受到中國曆史上那些悲劇裏投射出的可卑人性。作為柏楊史書係列之一,這本書的精彩除了在語言上之外,他在曆史的把握上也顯現了卓越的才能。

《可怕的掘墓人》

初版時間:1993年

初版出版社:星光出版社

推薦版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內容簡介:一九八三年開始柏楊就在《美洲中國時報》,寫讀史專欄“帝王之死”,《可怕的掘墓人》就是這一係列結集中的第一本。關於所謂“掘墓人”,柏楊在這本書的《序》中如是說:“有力量幹掉帝王的,隻有帝王自己,也隻有他才有資格充當可怕的掘墓人──掘他自己性命的墓,掘他自己王朝政權的墓,和掘百千萬別人的墓。”在“帝王之死”專欄中,頭四篇合成了本書的《引言》。它維持了柏楊一貫的曆史觀和犀利的筆調,大體交代了這一係列的寫作用意,並在特別說明中,道出他想探索關於帝王之所以死於非命的前因後果的。在這裏,最有趣的是柏楊提出,將炎(帝)、黃(帝)認為是中國人的祖先,此事“有點邪門”;而所謂的“王”也就是英文中的“King”,這本書從被稱為“堯帝”的伊祁放勳開始談起,到“楚成王”羋熊惲為結,他們都是曾經擁有皇權,卻最後不得善終的“王”。本書通過對二者之間的幾位帝王死於非命的描寫,展開了柏楊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