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引子(1 / 2)

銀都站站前廣場,南來北往的人絡繹不絕。突然,廣場西北角湧出一群人,打著橫幅,舉著牌子,疾步向廣場中央走來,長條橫幅上寫著:“還我公理!還我正義!悼念罹難者!”

有的標語牌更是開宗明義,上麵大書:“懲治貪官,反對腐敗!”

“公審國字第一號特大貪汙犯牛一守!”

“陳六湖要向J省人民謝罪道歉!”

“我們要工資,我們要吃飯,我們要生存!”

廣場上的人們呼啦一下,把這幾百人的請願隊伍圍了個水泄不通。觀望者有之,支持者有之,看笑話、希望把這件事鬧得越大越好的人更有之。請願的隊伍從幾百人一下就增加到了一二千人……廣場上的人越聚越多,人們的情緒開始躁動起來。

有人煽動說:“他們再不答複,我們就衝車站,攔火車,搞它個魚死網破!”

有的人高聲大叫:“請願不是請客吃飯!”

有人開始嚐試衝進車站。

與此同時,在離站前廣場不遠處的銀都局辦公大樓內,常委會正在緊張進行。兩種意見針鋒相對,一種意見認為:廣場上的騷亂,是極少數別有用心的人煽動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挑起來的,他們的目的就是要製造事端,要挾局領導。對這些人決不能手軟,必須堅決打擊,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另一種意見認為:廣場上的騷亂,是多種訴求的人湊到一起才發生的狀況,他們各自的訴求不同,問題十分複雜,要區別對待,不能一概而論,應該逐一解決。現在外界對葉夢琦的死因謠傳很多,如果采取簡單辦法強行處理,後果會更嚴重。

兩種意見都有道理。主持會議的黨委書記吳鄭之一時難以定奪,經驗告訴他,越是困難的時候,越需要班子的團結,越需要沉著、冷靜。他略微思考了一下,把黨辦主任李偵叫到跟前,壓低聲音吩咐道:“通知公安處,所有機動警力換便衣全部進入廣場,以防不測;通知銀都鐵路地區各站段,嚴禁鐵路職工進入站前廣場圍觀、逗留,鐵路職工要識大體、顧大局,堅守崗位;第三,局機關所有非值班人員都要進入待命狀態,隨時準備增援銀都站;第四,給李局長打電話,請他速從北溝趕回來,關鍵時刻,他不能缺席一線指揮崗位。”

李偵領命而去,會議室裏氣氛驟然緊張,大家發言更謹慎了。

此時,外廣場上的人越聚越多,人們一邊呼喊口號,一邊湧向了內廣場,走在最前麵的人群占據了一樓行包通道,行包房被包圍了,一些人擠進了售票大廳,導致售票秩序大亂;在出站口,又有一群人開始翻越欄杆,與車站工作人員發生衝突,一場大騷亂迫在眉睫,就在這個時候,一輛黑色奧迪車鳴著喇叭,從大馬路直接開到了內廣場。小車還沒有停穩,車門就已經打開了,一個細高個子從汽車裏鑽了出來,快步走到出站口的台階上。隻見他縱身一躍,像“蜘蛛俠”一般敏捷地爬上了前麵的大花壇,人們定睛一看,此人正是他們要找的對象——銀都局新上任的局長李進。

人群“呼”的一聲,立即把他圍了個裏三層、外三層。李進站在花壇上,扯開嗓門喊道:“同誌們,不要再往前擠了!大家再往前擠,花壇就會倒,我就會摔下來,我摔死了不要緊,可你們也就沒有辦法再聽我說什麼了。如果你們還想聽我說點什麼,那就請安靜幾分鍾,好不好?”

人群漸漸地安靜下來了。有人遞給李進一個電喇叭,李進拿起電喇叭,按下了電源開關,麵向出站口方向大聲道:“同誌們,今天,是一個十分特別的日子。三天前,我們舍己救人的大英雄柴兢同誌去世了;半個月前,這個站的原站長離世了;再遠一點,49天前的今天,也就是上個月的7號,我們這裏發生了一起旅客列車重大責任事故,有數十名旅客罹難,今天,是他們在那邊度過的頭一個‘七七’,大家在這個時候相約來祭祀他們,我們是理解的,也是支持的。”

聽到李進的電喇叭聲,還想往前衝的人都轉了回來,人們寄希望於這個新上任的局長說點真心話,給他們一個交代。絕大多數討要工資的人也並不想把事情鬧得不可收拾,李進趁機向大家建議道:“同誌們,我們能不能換一種方式來追憶他們?用一種更好的方式來紀念他們?來追憶和悼念我們在‘11·7’事故中犧牲的烈士和罹難的親人?”

有人聽出了李進的弦外之音,大聲問道:“你說,用什麼方式?”

李進站在了花壇的最高處,大聲道:“用我們最大的努力,搞好銀都局的工作,盡快恢複北銀線施工,用我們最大的努力,加快辦案進度,盡快結清大家的工資,把蜀官非、朱一之、牛一守造成的損失補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