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父母適度給孩子一些提醒也是必要的。如果發現孩子的朋友身上有一些不良行徑,父母一定要及時將這些信息告知孩子,但要把決定權留給他們,不要強行幹涉。
4.不要忽視孩子的優點
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但是,在很多人眼裏,自己的孩子總不如別人的孩子好。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這些都源自父母望子成龍的心態。
每個人都有優點,也有缺點,孩子也是一樣。父母整天跟孩子生活在一起,眼中看到的似乎總是孩子的缺點,而忽視了他們的優點。在現實生活中,有的父母會把孩子的短處和別人的孩子的長處相比,甚至把別人的孩子過度地美化和誇張。父母這麼做的目的是給自己的孩子樹立榜樣,卻給孩子帶來了巨大的傷害。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雖然孩子的天資有別,學習事物有快慢,學習成績也有高低,但判斷一個孩子的好壞,不能隻取決於某一個方麵。
作為父母,我們不能隻憑長相、成績等某個方麵就認定自己的孩子不如別人、沒有出息,應該努力發現他們的優點,發現他們與眾不同的地方;要始終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優秀的,要把讚美的話說給孩子聽,讓他們在我們的讚美聲中繼續發揚自己的優點和長處。
5.不要過分強調父母的權威
過分強調父母權威和等級,就會在不經意間關上親子交流的大門。如今,中國傳統的教育方式,有的已經不適合跟孩子進行良性互動。比如,父母一味地強調權威和等級,不與孩子平等交流,容易使孩子的心理出現很多問題。
優秀的父母不會把自己放在絕對無誤的權威位置上,因為對孩子指手畫腳的人也不是直接替孩子做決定的人,要努力體諒孩子成長的艱難,理解他們心中的障礙,必要時允許他們“不乖”“不正常”;要了解他們出於什麼理由去破壞規則,還要給他們時間去建立規則。
6.不要在客人麵前指責他
親朋好友相聚時,各自的孩子往往會成為大人閑聊時的重要話題之一。很多父母喜歡在眾人麵前揭自己孩子的短,似乎是在向別人訴苦,說自己教育這樣一個孩子多不容易;有的父母隻是為了客氣一下,用批評自己的孩子來表現“謙虛”。殊不知,父母一味地指責孩子的短處,如學習不行,長相不行,交際不行,幹家務不行等,隻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行,沒人賞識。孩子一旦覺得父母對自己不滿意,他們跟父母的關係就會漸行漸遠。
7.不要偏心,要一視同仁
父母偏心,會讓某些孩子從小就成長在父母的餘光裏。兩個孩子都是一雙父母所生,零用錢、衣服、出遊……待遇卻不一樣,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陰影,引發一係列行為問題。即使他們長大後離家生活多年,組建了自己的家庭,這種影響依然會持續存在。
而且,無論是受到冷落的一方,還是被偏愛的一方,或是旁觀的一方,孩子隻要覺察到父母的偏心,都會受到損害。因為受到冷落的孩子會對父母或被偏愛的孩子心生怨恨,被偏愛的孩子則會招致兄弟姐妹的憎惡,而旁觀的孩子則會變得十分冷漠無情。
當然,父母適度給孩子一些提醒也是必要的。如果發現孩子的朋友身上有一些不良行徑,父母一定要及時將這些信息告知孩子,但要把決定權留給他們,不要強行幹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