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走的那會兒,從市裏麵到岐山縣的道路正在修,每次去公司都好像坐在彈簧上麵,顛簸的要死。說起來,當時縣裏麵說要修路結果財政緊張,錦玉公司還捐了款呢。
路比以前好走了,車程也節省了半的時間。
宋錦將近年的時間沒有回過柳市,原本以為縣裏的變化不會很大,但是這次看到之後卻有些驚訝。
“還挺熱鬧的嘛。”整個主城區人非常的多,還有幾個看上去比較大型的建築在施工。
“我上次不是和你說過嗎,”嚴如玉說:“ 縣政府看到縣裏麵做發圈兒和配飾的公司越來越多,就打算把這個做成條產業帶。”
正好停車,她指了指車子右側的樓:“你看這個就是去年剛開工的,打算做成專門賣發飾的商貿城。還有咱們原先的國營商店那樓,也開始在整改了,應該也是打算做成配飾商貿市場。”她想起梅主任,有點幸災樂禍,“國營商店倒閉後,她就申請內退了。”
對梅主任來說,還沒滿五十歲就賦閑在家,應該會很難受。
宋錦笑了笑,對梅主任不太感興趣,反倒聽到前麵的消息有些驚奇:“ 縣裏這是打算學溫州呀?挺好。產業帶這種事情隻有政府出麵了才好,擰成股繩。”
“嗯,聽說他們去溫州都考察好幾趟了。”
溫州就是這樣,那邊好多個縣,每個縣的產業都不樣。有的縣可能就專做打火機,有的縣可能就專門做紐扣。別看都是些不起眼的小東西,但是真正把這個產業做起來了,產值確是不容忽視。她們公司在溫州就有專門的采購處,采購各種輔料。宋錦也曾經去考察過個原本交通不方便的、處於山裏麵的小縣城。那裏就是因為做紐扣做出名了,全國的客商都跑過去批發紐扣。政府也大力支持,最後路也修好了,樓也建好了,大家也都富起來了。
這就是產業帶所能帶來的價值。
嚴如玉有些得意:“你說咱倆之前做帽子和做發圈的時候,可沒
有想過居然能夠引領這波潮流吧?”
不是她自大,但是這岐山縣做配飾的風潮的確是從她們這兒開始的,後來別人見到錦玉賺了錢,就開始各種模仿,窩蜂的也跟著做。這些本來就是小玩意兒,沒多少技術含量的,很容易跟風。
開始對錦玉的業務的確是產生了不小的衝擊。但宋錦和她說,不用害怕別人跟風,看看長遠,說不定這是件好事情。嚴如玉在當時還有些不理解,但是經過這麼些年的發展,岐山縣的配飾在外麵打響了名頭,很多客商都會主動找上門來。她這才懂得宋錦說的意思。
宋錦微微笑,其實也有幾分小得意。
是啊,誰能想到呢?
嚴如玉開著的這輛車是去年公司新買的,她喜歡宋錦買的那兩輛奔馳,因此也買了輛奔馳,這是岐山縣的第輛奔馳,開在路上頗為醒目。
田彩霞買完菜回來,在路上走著就看到了這輛奔馳車從自己的身邊駛過去。
她的臉色沉了沉。
縣裏麵幾乎每個人都知道這輛奔馳是屬於錦玉公司的。想起這個她就覺得自己心髒犯疼。
又羨慕又痛恨。
田彩霞提著菜,回到家裏。
按理說現在正好是上班的時候,但是,鋼鐵廠這幾年效益不好,就給她們這批年紀比較大的工人辦了內退,拿著份減半的退休金。
“我是無所謂的,不用上班更好。而且我兒子在農村信用社信貸部上班,工資很高。”田彩霞對外說的時候很硬氣,但其實心裏虛得慌。
她打開門,溫小雅正帶著兒子程文鴻在客廳寫作業。估計是程文鴻沒有寫出來,溫小雅非常生氣,抓住他的手就狠狠的打了兩下。
“你幹什麼!有你這麼當媽的嗎?”田彩霞立刻放下菜,生氣的嚷著,心疼的走過去把程文鴻給抱在了懷裏:“哎喲,奶奶的心肝兒,別怕,有奶奶在媽媽不敢再打你。咱們不理她,媽媽是壞人!”
溫小雅氣得簡直要吐血。
她提高聲音:“ 有你這麼教小孩的嗎?我看他成績這麼差
,就是被你們給慣壞的!”
“他還小,你慢慢教不就行了!我們家文鴻這麼聰明,以後學習成績肯定會慢慢上來的。你急什麼?”田彩霞指了指放著的那籃子菜:“快去把菜給洗了,文鴻不是說要吃冬瓜嗎,我買了。”
“洗什麼洗啊?不洗!”溫小雅直接門甩,進房間去了。
她氣得腦殼疼。程建軍他媽簡直是不可理喻!
溫小雅暗自心想,他們新買的那套房子馬上就要交付了,她得和程建軍說說,不能再和他爸媽住在起了,不然她怕自己要短命十年,兒子估計也要被爺爺奶奶溺愛得不成樣子。別的她都能忍,這個她可忍不了。
而客廳裏麵,田彩霞抱著程文鴻,看著被甩上的門,有些看不起的嘴巴撇:“ 這脾氣!自己在家不上班,還什麼家務活都不幹,你還真當自己是大小姐呢?”
不過她並不敢說得太大聲。溫小雅她爸升職了。她們家程建軍還得靠著人家看看能不能撈個信貸部主任當當了。
……
車子開到了工廠。
錦玉服飾在縣城的工廠依然還是之前的那個地方,和剛買下來的時候相比,這塊已經有了極大的變化。
原本這兒隻是縣城的個偏僻角落,但是現在人來人往,就連門口的道路都被拓寬了不少。工廠兩邊開滿了各式各樣的店鋪,做吃食的,賣雜貨的,剪頭發的,大多數都是為錦玉的工人們服務。有的工人不願意住宿舍,也會選擇在外麵租房子住,因此有聰明的房東就會把自己的房子加建幾層。久而久之,這裏的熱鬧也吸引來了其他的些小工廠。這是正向循環。
嚴如玉說道:“我都聽說了,現在他們都有些迷信,說靠著咱們風水比較好。”
宋錦:……
錦玉工廠內部之前空著的那些地也都建成了房子,而原本隻有兩層的辦公樓和宿舍樓也都往上加建了幾層。
宋錦雷厲風行,來了之後先和幾個骨幹員工包括老楊在內開了個會。討論要不要在柳市再開設個新的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