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 宋泠提了熱水去洗澡,其他人則窩在火塘裏烤火聊天。
吳枝花問宋錦:“喬安平怎麼會來家裏?他是不是對你有意思啊?”她見過喬安平和喬渡,在宋泠的生日宴上, 本來還以為就是外孫女的同學和同學他爸,但今天不知為啥, 她身為母親的警惕的觸角一下子就清醒了。
宋錦:
“媽, 我們也隻見過幾次麵好嗎?他就是一個熟人,幫過我幾次忙,請他吃過飯, 然後他兒子又正好和泠泠是朋友。平時我們來往得也不多。”
吳枝花不信。
宋一成看著他姐,也不信。
宋一成從小到大,見過多少男生在他姐麵前獻殷勤, 對此培養出了十分敏銳的直覺。第一次在火車上遇到喬安平, 就覺得他對自家姐姐是有好感的。他對喬安平的印象還不錯,雖然人在市政府工作,但說話很溫和謙遜, 比自己那時不時就要流露出點優越感的前姐夫要好多了。
“姐, 喬大哥挺好的,你要不考慮一下?”他嬉皮笑臉道。
吳枝花也覺得挺好的, 相貌堂堂, 職位體麵,而且據說是個正兒八經的大學生。喬渡看上去也很乖巧, 和自家外孫女相處得還很好。她越想越滿意,真是恨不得喬安平立刻就能成為自己的女婿。
宋錦扶額:“行了, 行了,你們別替我窮操心了行嗎?媽,要真有什麼動靜, 我肯定不瞞著您。”
作為一個經常被男人獻殷勤的女性,她大約清楚喬安平對自己某種隱約的心思。不過目前兩人的來往就僅限於正常的朋友交際,這一個個的,真是皇帝不急太監急。
而在隔壁大樟樹村的趙家,喬安平也正在被他的嶽母詢問。
“安平,你認識桂花潭的那位宋錦?”
他的嶽母叫趙秀,早年丈夫去世,留下她和兩個女兒。那時候,沒有兒子的寡婦,在村裏受盡了欺負,日子過得非常苦。但即便如此,趙秀依然咬牙供兩個女兒讀書,大女兒於春華考上了師範大學,出來之後被分配到市區當了一名老師。喬安
平當時大學畢業,被分配到柳市市政府上班,兩人經過介紹後結了婚,生了喬渡。可惜的是於春華身體不太好,在生下喬渡沒兩年後,就過世了。
對一個在這樣的時代裏,在農村喪夫無子,還能培養出一位女大學生出來的嶽母,喬安平是很尊敬的。於春華過世後,過年過節,他都會帶著喬渡來大樟樹村看嶽母,來的時候一定不會空手,有的時候他出差比較久,還會接她去城裏麵小住,讓她幫忙照看喬渡。
聽到嶽母這樣問,喬安平道:“她女兒和喬渡是好朋友,都在少年宮上課。”
他沒有特意提他和宋錦的個人來往。
“這樣啊。”趙秀感歎道:“這宋錦可是個厲害人兒!去年整個桂花潭村因為她,可都過得不錯,風風火火的,大部分人家都在給她家做帽子。看樣子是賺了不少。要我說,這女人就應該和她一樣,把自己先給活好咯。這離婚,才多大點子事啊,至於和天塌了一樣嘛。”
像她,以前那麼苦,不也過來了?
喬安平笑了,“這要所有的人都像你一樣這麼想,這世界上就沒那麼多糟心事了。”
“本來就是。”趙秀向來看得開,她拿火鉗撥了一下木柴,火焰又開始熊熊燃燒起來,“再說了,她那之前的男人,也不是個好的。換我我也離,我就看不得那群長舌婦,好像天天就和躲在人家床底下一樣,她們剛離婚的時候,這傳得多難聽呀。現在好了,看人家發達了,口風一下子就又都變了,真是一個個的臉皮比城牆都厚。”
“咱們村都有人說?”
趙秀就喜歡聽喬安平說“咱們村”,沒把自己當外人。她剛想要回答,二女兒於春雯就帶著喬渡從外麵走了進來。
“媽,姐夫,你們說什麼呢?”於春雯帶著喬渡在火塘邊找了個位置坐下,細心的幫喬渡把鞋子脫了,放在火堆邊烤。
“在說隔壁村的宋錦。”趙秀疼愛的看著外孫,一邊笑著回答喬安平:“宋錦當初可是十裏八鄉都出了名的漂亮,我們村當時也有不少男孩子想她。”
喬渡眼睛一亮,
他聽不大懂外婆話裏的意思,隻聽懂了她說宋阿姨漂亮,高興的開口:“宋阿姨的確很好看,宋泠泠也很好看!爸爸,我們明天還去找宋泠泠玩吧?她們應該已經回來了。”
喬安平哈哈笑起來:“行,明天還帶你去找你宋泠泠妹妹玩。”
趙秀笑著摸了一把他的臉:“我外孫子也長得好看呀。”
喬渡義正言辭的對外婆說:“外婆,我過了年就要七歲了,是大孩子了,你不能再捏我的臉了。還有,形容男孩子不能用好看這個詞。”
“小屁孩兒,還一套一套的。”於春雯嗤笑一聲,有點不滿,“喬渡,你不是明天要跟著我去玩嗎?怎麼又改主意了?”
喬渡看了看她,為難了兩秒後果斷選擇了小夥伴,“姨媽,我回來再和你一起去玩。”
於春雯氣得輕輕揪了揪他的小耳朵,被趙秀罵:“你扯你外甥耳朵幹嘛?明天自己找點事兒去幹,這麼大人了,心裏還一點成算都沒有。”
於春雯哼了一聲,直接起身離開了。
喬渡以為是自己惹她生氣了,有點忐忑的看向外婆和爸爸。
“不關你的事兒哈,乖乖。”趙秀對著他,立刻變得慈愛無比,隨即又歎道:“哎,你姨媽還不如你懂事呢。”
喬安平問了一句:“小雯的工作還沒有解決呢?”
“怎麼沒給她解決?給她找了鋼鐵廠下麵的一家服務公司。”趙秀提起來就生氣,“結果她還不樂意,一會兒嫌不是正式編製,一會兒嫌工資少。你說她一個剛上班的小姑娘,一個月也有四五十的工資,算好的了吧?”
喬安平一笑,決定不參與她們母女之間的矛盾,隻是提議:“要不,我在市裏麵看看給她找個工作吧?不過想一開始進去就有編製,不太可能。可以先進去幹幾年,以後再自己考。”
趙秀拒絕了:“不用,不先把她這眼高手低的性格磨一磨,以後到了哪兒都不會認真幹活,還得給你添麻煩。”
她也不是不希望女兒能有更好的去處,但是卻不覺得讓她輕輕鬆鬆的一步登
天就是個好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