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 24 章(1 / 3)

可能是宋錦這個模特的宣傳作用太好, 也可能是時髦女郎實在是不差錢,最後她自己一個人就買了一把折疊傘,一雙長筒襪和兩雙蕾絲錦綸短襪。加起來一共二十八塊錢。

“同誌, 你再給我便宜一點唄?”時髦女郎略有點不好意思開口道。

程泠有點了悟,這時候的國營商店都是一口價, 大家還沒有熟練掌握殺價的技能。

宋錦有點為難:“傘的話已經便宜你兩塊錢了,襪子的利潤其實都很低的。要不這樣, 看在你是我們第一位顧客的份上, 我再一起便宜你五毛, 你看可以嗎?”

時髦女郎也很爽快, 隻要是砍下來了,五毛一塊的並不在意:“可以, 那我就要這幾樣。”

她從自己的小荷包裏數了二十七塊五給宋錦, 拿著東西滿意的走了。走的時候還說:“你會一直在這裏擺攤吧?等我明天帶我的朋友們過來看看啊, 說不定她們也會喜歡。”

幾個人都很激動。程泠知道進價, 她簡單算一下, 這筆生意利潤有十四塊四毛,今天隻要再來一筆這樣的,這個月的攤位費就可以賺下來了。

不過接下來, 生意並沒有那麼順利。來巷子尾的人本來就不太多,這邊的光線比較又比較暗, 來了後能被宋錦的攤子吸引的就更少。這裏麵還有不少人雖然喜歡她的東西, 但是卻嫌賣得貴, 最後看了看就走了。最後成交的也就那麼幾個人。

到了九點半的時候, 大家都陸陸續續的收攤了。

宋錦和宋一成也用鋪蓋收拾了東西往回走。回到了家,陸冬林還沒睡。

“怎麼樣?”她關心的問。

程泠扁了扁嘴巴:“賣出去了,但不是特別好。”

宋錦點點頭。

陸冬林愣了一下, 笑道:“別急,你們這才第一天擺攤,難道還指望一下子就賣一半啊?你這賣的大部分是時髦東西,要口碑的。等多擺幾天,大家知道你這兒有好東西賣,就會來了。”

她做生意好幾年了,對宋錦倒是很看好。

宋錦原本也有些沮喪,聽到她這麼說倒是振奮了一下精

神:“陸姐說得對,是我們太急了。”

三人上樓打算清點一下今天的售出情況。宋一成這幾天就住陸姐家二樓的客廳裏,說好了一天包食宿一塊二,反正是夏天,就在地上鋪個席子給個枕頭毯子就行了。

“泠泠要不先去睡覺吧?”宋錦轉頭看到程泠,皺眉道。平時她都讓她九點半就上床睡覺,現在都已經十點了。

程泠肯定不幹,抗議道:“不要,我要看看今天賣了多少。”

宋一成也附和:“姐,你趕緊點完然後我們早點睡。”

兩人都一臉緊張和一臉期待,宋錦噗嗤一笑:“行,那我點了。不要這麼緊張,陸姐說的對,今天才第一天呢。”

程泠看看媽媽把腰包裏的錢都掏出來,十塊的、五塊的、一塊的、兩塊的,各種紙幣,還有一堆一毛五毛和一堆硬幣。這個時代的錢,最大的麵值就是十塊,所有的麵值加起來都隻有十八塊八毛八。

宋錦一張一張的整理好,邊整理邊數:“賣了兩把折疊傘,三雙長筒絲襪,八雙蕾絲短襪,兩雙肉色短襪,總共是七十二塊五。”

她數學不錯,立刻算出利潤是四十到四十二左右。

“還不錯啊,姐。”宋一成愣了一下,咽了口水,“雖然賣得不是很多,但是利潤很高。”

一個晚上,賺四十多塊錢,這還是賣得不好的情況下。要是賣得好,一個晚上不得賺個一兩百?難怪人人都想要下海做個體戶呢,這可真的比在地裏刨食和拿每個月幾十塊錢的死工資要強多了!他可是知道,雖然鋼鐵廠工資高,工人們一個月能有個一百多,但像是縣上和鎮上的老師,一個月也就才三四十塊錢!這一個晚上抵別人一個月!

“利潤高但風險也高啊。”宋錦沒好氣的翻個白眼,“你不能隻看著賺到口袋裏的,得想著花出去的。”

做這個生意,她可是先花了一千多出去。萬一要是貨賣不出去,這一千多就等於是打水漂了。不過——她臉上露出笑容,這的確是比上班要好多了,最起碼賣出去的每一分錢都是自己的,而且這麼一算,利潤很大。

這一晚上賺的利潤就足夠她交一個月的房租和攤位費了。

這生意,有搞頭。

隻是,第二天晚上的情況,立馬就給宋錦潑了盆涼水,一個晚上隻賣出一把折疊傘,兩雙長筒絲襪,和五雙蕾絲短襪,加起來隻賺到三十八塊八。本來以為會一天好過一天,卻沒想到比第一天的情況還要不好。

這總不能是一天比一天差吧?

“得想個法子讓人來巷子尾才行。”宋錦咬牙道。

“我覺得咱們那個位置的光線太差了,可以換個瓦數更大一點的燈泡。”宋一成也出主意。第一晚他就覺得那邊光線昏暗。現在的攤位是工商局和街道居委會統一扯了電線到每一個攤子頂端,然後安裝了一個燈泡,用的是統一十五瓦的燈泡,但巷子頭攤位密集,燈光就顯得很亮,巷子尾攤位少,就昏暗就不少,根本展現不出攤位上麵貨物的細節。

宋錦點頭:“行,你去辦。換個二十五瓦的先看。如果到時候有人問起,最多我們多交點電費。”

程泠高高的舉手:“我也有一個主意。”

兩個大人炯炯有神的看著她,宋一成饒有興致:“喲,我們家的小鬼頭也想到辦法了?來,說來給舅舅聽聽,要是個好主意,舅舅拿錢給你買冰棍吃。”

程泠哼了一聲:“那你先把錢準備好。”

她說出自己想到的。在前世的時候,很多店鋪前麵都會放那種kt板來招攬生意,還有一些店會用那種閃光的小黑板來吸引客人,非常的顯眼。她建議媽媽也去弄個類似的廣告圖或者是請人畫宣傳畫,擺在攤子前麵,放在這個時代肯定也是新鮮事物,包管會有人駐足觀看。

“而且我們的攤子位置不是太靠裏麵了嗎?要是能放到巷子頭那邊就好了,告訴他們裏麵有這樣的一家店,賣傘和襪子。”

她一本正經的語氣配上兒童稚嫩的嗓音顯得特別好玩,但宋錦卻從一開始就聽進去了,等程泠說完之後,她還思考了好一會兒,這才忽然之間一拍掌:

“這個主意好啊!我記得巷子頭是有一家賣女士鞋子的

是吧?我們可以和他們合作呀,把廣告畫放在他那兒去,他賣鞋子,我賣襪子,正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