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消失的古寨子(2 / 2)

老太監說不明白的事情,後來的人自然也搞不懂。不過啊,我知道這個信息倒是有一絲欣喜,因為我母親昔年的一位舊友,曾經就住在老北平。他所在的家距離潭拓寺、八大處並不很遠。但是此人特別喜歡地理堪輿,說白了就是一個業餘的風水先生,有的時候他甚至也給一些官宦人家看看風水,正因為這樣,他對京五集地區的地理包括風土人情都特別的了解。

想到這裏,嬴逸人十分的激動。他激動的在於,他知道了尋找這張照片周邊秘密的一種途徑。

那就是在老北平一些舊時的文字裏頭,包括母親昔年舊友留下的筆記中,尋找這其中的蛛絲馬跡。

過了大概一個月的時間,嬴逸人終於找到了母親昔年舊友的家,他的家早已不在北京之外。北京已經有了三環四環五環,那麼他的家住在北京的二環,二環是北京相當繁華的地方,嬴逸人去的時候正趕上交通堵塞,在堵了將近兩個小時之後,他終於在附近的梅州東坡酒家遇見了母親昔日舊友的孩子,說是舊友其實那個人要大母親很多,他的孩子也是一個年過花甲的老人。不過因為故人之子來訪,這位老人對嬴逸人的態度十分的熱情,熱情之餘兩個人點一些小菜,喝幾杯老北京的紅星二鍋頭,自然就說到上一輩的人他們的交集。

說到交集,這位花甲老人也向嬴逸人提出來一個不解的問題,那就是,自己的父親本來就是舊時候做風水堪輿的一個先生,不知道為什麼會認識母親這樣從事檔案工作的人,而且兩個人的工作好像並沒有任何可以往來交叉的地方。母親和父親都到這位花甲老人的父親那兒去過,他們常常在一起聊天。小的時候,花甲老人還能記起他們幾個人在一起聊天的大致內容,無非就是:這個山這個坎這個眼,那個東西究竟在哪裏?

後來花甲老人想,他們應該是,在說地理上一些藏寶的秘密。不過,對於藏寶,老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自己父親的一天天老去,早就沒有了那個信心。想發財,都什麼時代了,居然還想到藏寶,居然還想到年羹堯和他的後代。聽完嬴逸人的說法,老人自己也不免有些覺得愚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