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一個人是從某個時間開始的嗎(1 / 1)

有一天,我和朋友聊天,我說:“像我這種沒有讀過什麼書的人……”對方就說我假裝謙虛。其實不是,以我的知識、讀過的書和現在在喜馬拉雅FM麵對那麼多朋友講解《莊子》這件事情而言,我真的是一個沒有讀過什麼書的人,錯漏百出。

所以,我希望等《梁冬說莊子》快要結束的時候,知乎、得到、得脈等APP上麵的各路英豪可以列舉梁冬在《梁冬說莊子》裏麵出現的一萬個錯誤或一千條硬傷,我會把它們列在《梁冬說莊子》這本書的後麵,就像很多人在寫關於蔣勳的一百處硬傷那樣。

如果蔣勳老師自己不去這樣講,你怎麼會有機會去寫他有什麼錯誤呢?很多人連有沒有錯誤這件事兒都不知道,更何況對錯呢?我記得一個朋友講過,“議而不辨”中的“辨”不是辯論的“辯”,而是分辨的“辨”。我也講過“議而不辯”,的確,我也講錯了,應該是分辨的“辨”,不是辯論的“辯”。

總之,一個“德充符”的人,一個德行充滿並連上宇宙Wi-Fi,和宇宙自然而然的“德”聯結在一起的人,一個忘記自己的形體美好或殘疾的人,就會擁有符合天地的狀態。

有一天,我和朋友聊天,我說:“像我這種沒有讀過什麼書的人……”對方就說我假裝謙虛。其實不是,以我的知識、讀過的書和現在在喜馬拉雅FM麵對那麼多朋友講解《莊子》這件事情而言,我真的是一個沒有讀過什麼書的人,錯漏百出。

所以,我希望等《梁冬說莊子》快要結束的時候,知乎、得到、得脈等APP上麵的各路英豪可以列舉梁冬在《梁冬說莊子》裏麵出現的一萬個錯誤或一千條硬傷,我會把它們列在《梁冬說莊子》這本書的後麵,就像很多人在寫關於蔣勳的一百處硬傷那樣。

如果蔣勳老師自己不去這樣講,你怎麼會有機會去寫他有什麼錯誤呢?很多人連有沒有錯誤這件事兒都不知道,更何況對錯呢?我記得一個朋友講過,“議而不辨”中的“辨”不是辯論的“辯”,而是分辨的“辨”。我也講過“議而不辯”,的確,我也講錯了,應該是分辨的“辨”,不是辯論的“辯”。

總之,一個“德充符”的人,一個德行充滿並連上宇宙Wi-Fi,和宇宙自然而然的“德”聯結在一起的人,一個忘記自己的形體美好或殘疾的人,就會擁有符合天地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