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2 / 2)

“我正在上班,來我這裏辦簽證的人很多,不敢離開……”

“反正快下午4點了,我跟你們嶽參謀長請假,你知道嗎?我爸爸還兼任你們警備司令部的副司令呢。我去說,他肯定答應。”秦三小姐說著就起身……

方劍春本想再推脫,可轉念一想,新南京理發廳離亨利鍾表眼鏡店很近,何不趁此機會把那份緊急情報送給老李叔呢?想至此,他趕緊站起來說:“這樣吧,你在這裏等會兒,我過去問問,能請下假來,我就開車送你過去。”

…………

方劍春找到嶽參謀長一說,沒想到嶽參謀長一聽說是陪秦三小姐出去趟,立馬兒答應了,把軍吉普的鑰匙扔給了他,最後叮囑說:“慢些開,別出事兒。這些日子美國水兵開著吉普車在馬路上橫衝直撞的,撞死撞傷了不少人,市民和媒體正在鬧呢……另外,你別忘了晚上回來替我值班昂。”

方劍春回到辦公室,讓秦三小姐到樓底大廳等著。

等她下了樓,方劍春把那份抄錄著《軍統派遣特務名單》的便箋,疊好了裝在襯衣口袋裏。隨後,他去二樓宿舍換了身夏式西裝,帶上大墨鏡,來到樓底大廳……

走出警備司令部大樓,一輛高檔的黑色大轎車正停在門口,從車牌上可以看出那是秦市長的專車。

秦三小姐過去跟車上的司機說了幾句,然後就踏著高跟鞋“咯噠、咯噠“地上了方劍春的那輛軍吉普……

正在方劍春想方設法盡快見到老李叔的同時,島城碼頭地下支部的韓書記也在焦急的設法聯絡老李。

原來,自從接到老李的通知,全部取消了與朱顏明接頭的所有計劃後。韓書記派人捎信到東海軍區彙報了朱顏明被捕的不幸消息。

不久,交通員捎回了東海軍區回信,信中說了三件事:

1、朱顏明在島城有個親戚,住在福生裏大院6戶,希望韓書記派人去探望一下,正好可以打聽他的親戚是否知道消息。

2、一個星期後,再派第二批準備打入發電廠的人員來島城,為保證安全,第二批人員買到島城的火車票,而提前一站下車,再由韓書記派人前去接進市區。

3、因為隻有朱顏明是唯一知道該如何跟打入國民黨海軍的一名地下黨員聯係。在目前的情況下,隻能向華北局特派員請求幫忙,看能不能通過華北局在島城國民黨海軍裏的潛伏人員,設法聯係上這名同誌……

韓書記把接應第二批東海區人員的任務交給了碼頭地下支部的其他同誌。

他獨自先去黃島路口貼上“商鋪轉讓”廣告,以聯絡老李……

辦完這件事後,他坐上公共汽車直奔福生裏大院,插空去探望朱顏明的親戚。

島城的“裏”是指布局如四合院的小二樓群。從外麵看紅瓦黃牆,走進院門是影壁牆,院裏種植著一些花木,四周有木廊,一門一窗即為一戶。“裏”的一樓往往是用做開小生意的。

韓書記拎著一隻黑皮包,找到了朱顏明的那個親戚家。其親戚就住在樓底的一間小屋裏。前半間開著小賣部,後半間居住。韓書記敲開了這戶的門,自稱是推銷牙膏的。

這家隻有老兩口子,都六十多歲了。

韓書記進門後,告訴二位老人自己是朱顏明的老鄉,想問問朱顏明有沒有來過。老兩口直搖頭,說沒見過大明來,也沒有他的消息,還說前些天有人來打聽過他們在東海都有什麼親戚。老兩口看那人“鬼頭蛤蟆眼”的不像好東西,就說在東海沒有親戚。

韓書記覺得情況不對頭,就放下了一些錢,說是朱顏明曾委托他捎過來的,因為去了趟外地沒有及時送來。並一再叮囑他們,無論什麼人來問,一定要說他是來推銷牙膏的。

走出福生裏院門的時候,韓書記這才發覺馬路對麵有兩個行為詭秘的人。他迅速叫了黃包車直奔市場三路而去。一路上,後麵果然有一輛自行車一直跟著。

到了市場三路後,他下車快步走進了這個島城第一市場。

這個市場呈“口”字型,東西南北轉一圈,中間為通道,兩邊是商家,一樓有肉店、菜店、水果店等副食品店,二樓是婦女兒童用品商場,俗稱“老婆孩子商店”。

市場裏人流不息,出口又多。老李進了市場後,夾在人群中,順著市場中心的小樓梯上到了二樓的婦女兒童用品商場,從商場的側門又轉了出去,甩掉了跟蹤的“尾巴”。

很顯然,朱顏明的親戚家被特務監視了。這個情況必須立即轉告老李,以免有跟朱顏明的親戚有聯係的同誌,落入敵人的監視網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