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人們以上相關知識的科學是天文學。通過它,人們知道了什麼是恒星和行星。可是,具體研究我們所賴以生存的地球的知識,就不再是天文學,而是地質學和地理學了。下麵再回過頭來仔細看看我們腳下的地球。
地球的直徑不足8000英裏,表麵粗糙。高聳的部分是山脈,低窪並聚集大量水分的地方是海洋。海洋最深部分大約有5英裏。這個數字和地球體積相比,是非常渺小的。包裹著地球的是一層薄薄的大氣層,離地麵越遠,它越不能支持生命的存在。這一點我們可以通過乘坐熱氣球或者攀登高山來具體體驗。地球表麵20英裏以上,空氣就不複存在了。飛翔的鳥類最多能夠飛4英裏高,而大部分小型鳥類和昆蟲,則不能在這個高度存活,至少它們會失去知覺。載人氣球最高能夠升到7英裏的高度,那已經是人體所能承受的極限。再向高空進發,那就需要一些專用的小型試驗飛行器了。
生命存在的範圍很狹窄,隻有在地麵以上4英裏、地麵以下幾百英尺內和海水裏才有生命活動。除此以外,我們不知道哪裏還有生命。科學家認為在火星或其他行星上會有生命,可那還沒有得到證實。
地球的形成
天文學家和地質學家已經通過研究得出了大量關於地球起源和地球年齡的知識。
按照流行的說法,在很久以前,大量飄浮於宇宙空間的氣體和塵埃受到相互之間引力的影響,開始慢慢聚集。這些物質越聚越密,最終形成了中心星體和它的屬下們,這就是太陽和環繞它的諸多行星、衛星。在內部引力作用下,太陽的溫度越來越高,最後終於爆發成了現在這個火球的樣子。
地球和月球是原本互不相幹,隻是因為引力影響而湊在一起的嗎?這個在本書編寫的時候還沒有形成定論。也有人認為,月球其實就是地球的一部分,隻不過是因為某些原因離開了地球罷了。具體情況是什麼?這需要科學進一步考證。
幾十年前,科學家普遍認為太陽和行星們是在不斷冷卻中的,因為隨著太陽內部燃料的逐漸消耗,它自然要冷下來,自轉的速度也會降低,隨之而來的是太陽係的衰落——也許到那個時候,一個白天會和現在的一年一樣漫長。當冰冷的太陽一動不動地懸掛在天空中時,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會被凍死。
現在,科學家們有了新的發現。太陽中的燃燒物質——氫的確會越來越少,但要燃燒殆盡至少還要幾十億年之久。即便燃燒盡了,太陽中的能量反應也會變成另外一種新的形式,那將會散發出更強大的熱量。所以,那時候地球將不是被凍死,而是被燒掉。
告訴人們以上相關知識的科學是天文學。通過它,人們知道了什麼是恒星和行星。可是,具體研究我們所賴以生存的地球的知識,就不再是天文學,而是地質學和地理學了。下麵再回過頭來仔細看看我們腳下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