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越說越愉快,越說越帶勁,說到最後,楊素下結論了:李密是個奇才。
很難得。回到家,楊素第一件事就是把楊玄感叫出來。楊玄感,楊素的兒子。
楊素對他說:“以後要找李密玩,知道不?”
楊玄感不解,問:“我找誰玩不都是玩麼?”
楊素道:“和有前途的人一起玩會把你玩成有前途的人,和沒前途的人一起玩會把你玩成沒前途的人。你若和李密結交,將來官祿就無憂了,以後你有什麼拿不定主意的事情,可以找李密商量。”
就這樣,李密和楊玄感認識了。據說二人的關係還相當好,史書上把他倆的關係稱作“刎頸之交”。
然而,事情很快就改變了。楊玄感的狀態很不穩定,而李密的遭遇則更加離奇。
這一切都要從楊玄感起兵那天說起,此時,距離楊素死去那天,已經整整八年了。
楊廣第二次東征高麗的時候,還未等幾十萬大軍擺好陣勢,京城就傳來了一份急報。急報上說:“來護兒反了。”來護兒?怎麼可能?來護兒乃是我大隋最最忠誠的將軍,他怎麼會起兵?楊廣憤怒了,他死都不會想到自己認為對自己絕對忠誠的來護兒會背叛自己。他下令回撤,火速趕回京師。
而此時,禮部尚書楊玄感正在黎陽冷笑。
當楊廣火急火燎地奔回中原的時候,才知道自己這是被哪個王八蛋給糊弄了。這根本就不是來護兒起兵,而是楊玄感假借平叛來護兒的名義造反。楊廣這才想起來前些日子東征行軍途中發生的一些小事--楊玄感那些表兄弟們都在途中無故失蹤。還有那些軍糧,也是由楊玄感負責押送的,他是故意不發糧食!
想通這些,時間已經不夠了。
奏報上說,虎賁郎將王仲伯、汲郡讚治趙懷義、蒲山公李密也一同反了。
楊廣崩潰了,絕望了,暴怒了:“太變態了,又是姓李的!”
此次起兵,按照事先和李密討論好的方案,楊玄感領兵直逼東都洛陽,然後再攻打長安,攻入長安,他就是皇帝。然而,在舉兵過程當中,李密發現,楊玄感是個腦殘,更加可憐的是,他屬於政治和軍事雙腦殘。李密提議,從側翼對隋軍猛砍兩刀,砍完就跑,順道搶點兒糧食。
楊玄感不同意。
李密提議,應該避免隋軍主力,對其各個擊破。
楊玄感不同意。
硬碰硬,死的就是你。楊玄感陷入了絕境。隋朝大軍攻破楊玄感軍,楊玄感死。
楊玄感死後,參謀李密自然也逃脫不了幹係。李密聰明,逃命也是行家,早在隋軍來抓他之前,他就已經打好了褡褳往鄉下逃去。他和其餘六人首先逃到了楊玄感從叔馮翊詢家裏,按照慣例,裝成走親戚的。
一行七人正在認親戚,好統一口徑(你是我大爺,我是你孫子雲雲),卻被官軍堵在屋裏,被人包成了餃子。李密疑惑,這是誰告的密?他當然不會知道,楊玄感從叔馮翊也早就成了官府捉拿的對象,所有人都已經張好口袋等他入套呢。
李密一行人被押著向高陽方向去了。
去找楊廣。
半道上,李密掏錢,請信使喝酒。
信使放鬆了看守。
某夜,信使大醉,七人趁機翻牆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