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的社會學觀點(1 / 1)

愛情的社會學觀點

愛情的社會學觀點跟心理學有什麼不一樣?我們不是注重一個情緒而已,愛情當然是情緒的一部分,但是愛情不是所謂的基本情緒,基本情緒是像喜怒哀樂愛惡懼的情緒。愛情有的時候按照這個標準就不是情緒,因為愛情會涵蓋這一切,有的時候又跟這一切沒有太大的關係。

社會學談到的愛情不止是一種情緒,我們會說愛情是一種社會行動,兩個人有共同的目標,從事的一個活動叫做社會行動,就像騎腳踏車,你怕撞到人,人怕撞到你,這個怕撞的行為就是一種社會行動。你獨自在公園非常快樂地騎腳踏車,那個就不是社會行動,沒有跟任何一個人發生關係。所以愛情是跟另外一個人的關係,不管那個人是真實存在的還是你想象的,都是一種社會行動。

另外,愛情是一種人際關係,是人和人之間的社會關係。這也是社會學的觀點之一。

愛情是一種社會過程。這裏麵會出現很多競爭的問題、衝突的問題;或者順應的問題、同化的問題;誰要誰聽的,權力的問題;金錢的問題;性的問題;道義的問題。這些都是在社會過程裏麵產生出來的。一般的關係裏麵不會展現出那麼多的麵向,愛情是展現最完整的麵向,人跟人之間,你最好的一麵和最壞的一麵,常常都會在愛情裏麵顯現出來。在別的場合不一定會顯現出來,尤其公開場合,公眾人物都是將最好的一麵展示給你看的,你看不到最壞的一麵,最壞的一麵通常隻有在私人關係裏麵才會出現。

另外,愛情也是一種社會製度。因為我們要結婚,我們都期待我們的小孩能夠結婚,能夠繁衍後代。現在結婚的人越來越少,變成一個社會問題。如果結婚是一種私人問題,那麼結婚的人越來越少,根本就不關任何人的事情,政府擔心什麼?你要不要生小孩那是你家的事兒。正是因為背後的社會價值是:我們還是期待結婚生子,認為這是人生必經的曆程,所以你們的家長才會很緊張。你們現在很緊張,擔心找不到工作,因為接下來一大堆的問題都是因為先從找不到工作開始。你找不到工作,不能立業就不能成家,不能成家就不能生子,不能生子,就不能繁殖後代,然後你們家就絕了後,人類就因此滅絕了。

愛情也是一種意識形態。愛情甚至是現代人的鴉片。大家都覺得如果沒有談戀愛就結婚,是很奇怪的事情。在我的前幾代人,甚至我這一代人,覺得結婚沒有戀愛是OK的,為什麼?因為結婚就是過生活嘛。有的同學問爸爸媽媽當初怎麼結婚的。很多爸爸媽媽是相親結婚的。相親目的非常清楚,相親完,經過交往,大概半年就結婚了。很多人認為戀愛不重要,不是婚姻中的要素。隻要你願意結婚,我願意結婚,我們生小孩,你願意養家,我們就這樣共同地生活。在他們的觀念裏麵,婚姻跟愛情是沒有關係的,不需要有關係。有錢人的話,婚姻是一回事。大老婆負責婚姻。我要愛情,再娶第二房。我需要性,再娶第三房。我需要什麼再娶第四房、第五房,可以滿足你的一切。傳統的男權社會,對女性角色進行了細致的分工。我們現在實行一夫一妻製,要求每個人都像百貨公司,提供對方所有的一切需要,這個對我們大部分人來講都是一種過分的要求,大部分人做不到,我們又不知道怎麼去適應,所以我們感到婚姻生活變得很糟糕。這是一個時代問題、社會問題,這不是一個你我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