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溫熱刺激作用
在拔罐過程中,火罐中的溫熱刺激可以擴張局部皮膚的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對局部組織的營養狀態進行改善,使器官組織的活力得到增強。這些都對疾病的治療有一定的作用。
3.增強白細胞的吞噬能力
拔罐前後的實驗表明,拔罐有提高人體白細胞的吞噬能力的作用。在吸拔火罐以後,局部的白細胞數量可稍微增多並且其吞噬能力也會得到很大提高。這一點說明,拔罐療法可增強白細胞和網狀內皮係統的吞噬能力,從而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
4.消炎功能
拔罐療法可以調節人體神經體液,可對病變部位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進行反射性的改變,對病變組織的恢複和再生有促進作用。火罐的吸拔力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可將炎性滲出物和致痛因子迅速帶走,從而使疼痛和腫脹消除。拔罐後,白細胞略有增加,雖增長數量並不明顯,但是其吞噬細胞的功能大大提高了,可以迅速吞噬細菌和病毒,因而具有消炎的功能。
◆ 拔罐療法對診病的意義
除可以治病外,拔罐療法對疾病性質和輕重程度的判斷也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通過對拔罐部位皮膚的變化進行觀察,就可以對疾病的性質做出推斷,下麵就試舉幾例來對這個問題加以說明。
·假如在拔罐處的皮膚上出現輕微出血的現象,並且有紫色塊狀出現,那麼就說明皮下毛細血管可能已經受損。風疹、麻疹以及猩紅熱等疾病都可能是導致受損的原因。此時,就應該做好相關疾病的預期治療工作。
·拔罐部位為肩井穴時,假如拔罐後出現紫色斑點,則患者很可能患有氣鬱型頸椎病;假如紫斑顏色較深且有局部發熱現象,那麼患者很可能是體內熱毒熾盛;假如沒有出現紫斑,也沒有發熱現象,那麼患者很可能是氣虛或陽虛。假如拔罐後患者局部皮膚有輕微瘙癢或皮紋出現,則很有可能是受風導致的。
·拔罐後,假如患者被吸拔部位的皮膚上出現大量小水皰,那麼就說明患者發生水腫的可能性很大。心髒病、肝髒病、腎髒病和內分泌係統疾病都有可能導致水腫的發生;營養不良和某些寄生蟲病也可能會引起水腫的發生。所以此時患者要著重查明自身有無此類疾病。
·如果患者在每次拔罐治療後,發現吸拔部位皮膚顏色逐漸變淺,那麼就說明疾病正在逐漸好轉;反之,如果發現吸拔部位皮膚顏色逐漸變深,則說明自己的疾病在逐漸加深。
由此可見,拔罐在判斷疾病的輕重程度和疾病的發展變化方麵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拔罐指南:
在拔罐過程中,假如不小心造成燙傷、烙傷等治療事故,程度較輕者(未起皰)可以塗抹萬花油、京萬紅、紅花油等;程度較重(起皰者),則要先用消毒針將皰中的水放掉,然後進行常規消毒,再外敷依沙吖啶(利凡諾)紗布,再用幹紗布覆蓋,用膠布固定好。
同時,患者在拔罐治療過程中,如果出現頭暈、心慌、惡心欲吐、冒冷汗,甚至昏厥等情況,屬於暈罐,可能與機體虛衰、過度緊張、饑餓等原因有關,應該立刻起掉罐具,讓患者平臥,喝些糖水或熱開水,通常很快就可以緩解症狀。假如患者出現昏厥,可用指掐或針刺人中、內關穴,以強心升壓,或者用艾條懸灸神闕、關元穴,以回陽固脫。需要說明的是,暈罐現象其實是非常少見的,即便碰上也大可不必驚慌,按照以上方法進行處理就是。
2.溫熱刺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