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對屍體進行檢查之後得出,奧莉薇的死亡時間大概是在前一天晚上9點至10點之間。在對周邊情況進行走訪調查時,奧莉薇的鄰居告訴警官,曾經在前一天晚上看見凱文來到奧莉薇的公寓,但是不知道他是什麼時候離開的。

警方立刻趕往凱文的住處,這也是奧莉薇名下的產業。給警方開門的是一位年輕漂亮的女郎,而凱文對此也毫不遮掩。警方向凱文通知了奧莉薇的死訊,凱文非常驚訝,他表現出一副不可置信的樣子:“我明明昨天才去了家裏,她當時還好好的。”

他用手捂住臉,看起來似乎十分悲痛。

警方向他詢問他的行蹤時,他也是一副魂不守舍、心神憔悴的樣子。但他的描述精準而理性,邏輯十分嚴密,並不像一個真正悲痛的人做出的陳述。

凱文繼續說道:“我大約晚上9點鍾從奧莉薇那裏出來,之後就回到這個公寓。由於我們吵了一架,我考慮到她可能不願意接我的電話,於是我決定用樓下便利店外的公用電話給奧莉薇打電話。但是我一連撥了兩次都是忙音,最後隻能放棄。”

警官離開了表情痛苦但言語清晰的凱文,轉而去問一旁的美麗女郎:“你昨天夜裏在幹什麼?”

女郎一邊擺弄著自己的指甲,一邊對警官說:“凱文回來之前,我出去過一次,做了指甲又買了些食物。”

警官收集到了具體的店名,然後離開了凱文的住處。

在這之後,警官去公用電話亭調取了通話記錄,又去路口的監控中尋找凱文和女郎回家時的影像,發現他們的證詞都得到了印證。

莫非凶手真的另有其人?

警官不願意放棄這條線索,又前往女郎做指甲以及購買食物的店鋪進行調查。在監控中,警官發現女郎在接電話之後勃然大怒,十分生氣,之後她又撥打了一個電話。

警官從通信運營商手中要來了女郎的通話記錄,結果顯示她在當天晚上9點多的時候接了凱文的電話,之後就打給了奧莉薇。

警方立刻申請了一張搜查令,準備調查凱文的公寓。

案例分析

凱文回到自己的公寓樓下撥打電話隻是一個障眼法,他想借電話忙音來為自己開脫罪責,隻要能夠證明自己離開之後奧莉薇仍然和別人有過接觸和溝通,就可以證明在奧莉薇死去的時候自己是不在場的。

凱文應該是在失手殺害了奧莉薇之後給女郎打的電話,要求女郎做偽證。因此,女郎才會勃然大怒,她那通打給奧莉薇的電話就是證據。

夏日的一杯可樂

七月正是燥熱難耐的日子。這天晚上,值班警察接到報警電話,說有一名老人被發現在家中服毒自殺。

老人住在郊區,警察足足花了半個小時才趕到了案發現場。此時,老人已經躺在地上,口吐白沫,臉色發黑,四肢微微有些蜷縮,雙手呈抓撓狀。照料老人生活起居的保姆是第一個發現老人中毒的人。

老人的家是一所裝潢富麗的豪宅,但是老人的子女並沒有和他生活在一起。

保姆昂熱一臉悲痛,時不時用手指擦拭著眼角的淚水說:“我的老主人一向與人為善,我真的不知道究竟有誰會對他下此毒手。”這個保姆雖然是一個中年男子,但是身形瘦削,從背影看幾乎與一個婦人無異。

昂熱稱老人在晚上7點左右到家,他為老人倒了一杯可樂之後,就出門買東西。等到他晚上8點開車回來的時候,發現老人已經中毒躺倒在地上。他想搶救,但是已經來不及了,於是立刻報了警。

警察發覺屋子裏十分燥熱,便問昂熱為什麼不開空調或冷氣。昂熱解釋說,這是因為老人覺得開空調和冷氣都會汙染和破壞自然環境。老人最常掛在嘴邊上的一句話就是:“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如蜉蝣,而地球還將繼續孕育無窮無盡、無止無休的生命。為了一己私利去破壞這個地方,是所有人的業障。”

警察笑了笑,沒有繼續探討下去。他看了看牆壁上的溫度計顯示40℃。他默默地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將目光望向了老人麵前桌上的一杯看起來非常解渴的可樂。

警察伸出手搖了搖裝著可樂的杯子,冰塊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音。警察笑了笑:“昂熱,我想你還是和我一起到警局裏享用空調,再講一講你的殺人經過吧。”

案例分析

警察得出昂熱是殺人凶手的依據就在於那杯冰可樂。

在開始的陳述中,昂熱說自己在晚上7點給老人倒了一杯冰可樂之後就出門買東西,當警察趕到案發現場的時候,已經是晚上8點40分左右。在高達40℃的高溫環境中,可樂中的冰塊居然依舊完整堅硬,這就證明在時間上一定有疑點。

時間上出現疑點,那麼保姆昂熱的證詞就被全部推翻了,他的嫌疑也就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