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定婚2(2 / 2)

王愛國出錢去年讓王有田又蓋了棟三層樓房,是村裏最高的建築物。

王有田原來的磚房蓋了沒幾年,他舍不得拆,於是與兩個兄弟協商,在他們兩家的宅基地上蓋了這棟樓,歸三家共有。

這棟樓很大,單層就有五百多平方米,外麵還有個近千平方米的院子。

王有田和李桂蓮還有王大錘一家三口平時仍然還住在老房子裏,樓房基本上是空著的。

王有田索性將村支兩委搬到一樓來辦公,二樓留給王有貴和王有棟兩家人回來時住。

因為地方大,大家決定以後過年王家人都在這過。

至於三樓,王愛國從振風市找了裝修隊進行了裝修,大部分的材料都是從羊城這邊運過去的。

雖然談不上什麼豪華,但基本的設施都有。

諾大的三樓隻有兩個房間,每個房間都配有單獨的浴室和衛生間,還有獨立更衣室。

這都是王愛國為唐家母女準備的。

早在1983年唐蕙敏生日那天後王愛國就開始準備了。

首先是蓋樓,接著是裝修,裝修的錢遠遠超過了蓋樓的錢。

接下來還有許多問題要解決,第一沒有自來水。

八十年代的江北農村,人們都是從河裏挑水吃的。

條件好一點的人家便在院子裏打口井,吃井水。

不過這邊的水質非常好,那時又沒有什麼汙染。

王愛國先是在院角打了個井,在井上蓋了個水塔,裝上水泵,用水泵把井水抽到水塔裏,再用管道連接到每個房間,也就相當於自來水了。

有了自來水就好辦了,王愛國在每個衛生間都裝了抽水馬桶。王愛國實在是無法想象唐蕙敏上農村旱廁的情形。

江北的冬天很冷,王愛國又買了個小鍋爐。還在樓房裏通上了暖氣。

這樣天冷的時候燒上小鍋爐,既能供暖還能提供熱水。

王愛國為了唐蕙敏可謂是費盡了心思,還好他隻要動一下嘴,自然有手下人去辦,不用他親力親為。

這些弄好之後,王有田開玩笑道:“我這是沾兒媳婦的光,提前實現現代化了。”

此時,王有田和李桂蓮一身新衣,略顯緊張的站在院子門口等候。全村的人都在旁邊看熱鬧。

中巴車在院子門口停了下來,門口又開始放起鞭炮來。王愛國回頭向唐家母女解釋道:“村口一道鞭,門口一道鞭,這是我們江北農村迎接貴客上門最重的禮節了。”

鞭炮聲一停下來,村裏的孩子們便圍住了中巴車。

第一個下車的是王愛夏,他拿出一大袋在廬州買的糖果給孩子們發了起來,每個孩子兜裏揣的滿滿的這才滿意地散去。

接著,王愛國下了車,拿出從香江帶過來的香煙給圍觀的村民散發起來。

張兵和李軍也在幫忙散煙,老丁卻緊緊跟在王愛國身後。

王愛國散完煙,回頭小聲對老丁說:“這都是我的父老鄉親,不用跟著我,自己一邊玩去!”

老丁這才走到一邊,不過眼睛一直在注意王愛國的四周。

這時,人群裏有與王愛國年齡相仿的青年調笑道:“愛國啊,你出息大了,居然找了個香江的老婆,快給大家夥看看呀!”

眾人一聽都哄笑了起來。

唐家母女最後才從車裏出來,大家夥一看頓時都沒人說話了。

其實振風市山青水秀,人傑地靈,自古也是個出美女的地方。三國時的大喬小喬就是振風人。

村民們也不是沒見過漂亮姑娘,不過唐家母女身上的那種氣質太光彩奪人了。

唐媽媽本來就很漂亮,這兩年養尊處優再加上保養得力,身上有種雍容華貴的氣質。

而唐蕙敏本就天生麗質,再經過這兩年的打磨,尤其是晉級天後更有了種氣場,讓人不敢直視。

別看王愛國平時氣場很強,可憐此時在鄉親們眼裏,依舊是當年那個書呆子。

王愛國和唐蕙敏一起攙著唐媽媽來到王有田夫婦跟前。

不等王愛國開口介紹,王有田就笑著說:“親家母,我是愛國的父親,歡迎你呀!”

唐蕙敏和母親交流了幾句說道:“叔叔,阿姨,你們好。我母親不會普通話,讓我代她說聲謝謝。”

王愛國插嘴道:“小敏,馬上就要過門了,叫什麼叔叔阿姨的,還不改口。”

唐蕙敏臉一紅,橫了王愛國一眼,咬咬牙叫道:“爸!媽!”

王有田一聽高興壞了,忙道:“哎!哎!”

李桂蓮也非常高興,提醒道:“還在外麵站著幹嗎?快進屋哇!”

“對,對。親家母,小敏,咱們進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