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祥全也點頭道:“我一直自恃才高,不過遇上愛國老弟才知一山更比一山高。《尋秦記》和《仙劍》都是開山立派之作。難怪外界稱之為“五絕”之首的中神通。”
王愛國一聽很是得意,我是中神通,那東邪西毒、南帝北丐這幾位又誰是誰呀?
王愛國正想著,忽聽全庸又對他說:“王小友,你那《仙劍》為何遲遲不發表,莫不是看不上明報。”
王愛國忙解釋道:“先生莫怪,隻因愛國事先與無線電視台有約,電視劇播出後才能出書。這不,我已經將書稿帶來了,等會就交給先生。”
全庸這才笑著作罷。
這時古尤急不可耐地喊道:“好了,快上菜吧!陽澄湖的大閘蟹再加上天香樓特製的花雕酒,那可是絕配!”
全庸隻好示意堂倌上菜。
天香樓絕不是現代意義上的高級餐廳,環境老舊,顯得有些落寞;菜的擺盤也不花什麼心思,如實呈上,也不算美觀。但上菜時便可看出老派的優雅了。菜的順序和間隔不會亂來。涼菜熱菜的順序不會錯,葷素菜肴也有次序上的講究,不會一桌菜一股腦堆滿。
先是每人麵前上了一小碟天香樓密製的醬蘿卜。再在桌上擺了幾盤涼菜,諸如老醋海蜇頭、鹵鴨頭等;接著便依次擺上各色菜品,都是天香樓的招牌菜。龍井蝦仁,春筍豆尖,爆鱔背,煙熏大黃魚,鹹肉塔菜還有蟹粉鮑翅;最後便是一大盤清蒸大閘蟹。此時已是九月份,正是到了吃大閘蟹的時候。
大閘蟹一上來,古尤便迫不及待地拿起一隻用專用工具拆了起來。拆出雪白的蟹肉與豐腴的蟹膏,佐以特製的蟹醋,放入口中。最後再飲上一杯花雕酒,古尤微微閉上眼睛,一副非常享受的模樣。
王愛國見此情形,心中不由好笑:外界傳言古尤好酒好色好美食,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王愛國老家盛產大閘蟹,所以對此並不太感冒。不過想起了後世的一則笑話,說四幾年魔都人頓頓都吃大閘蟹竟引起了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一陣羨慕。
想到這,王愛國不禁苦笑,自己家鄉的人們以前遇上饑荒,沒有飯吃也隻能拿這些當時根本就沒人吃的東西充饑,隻是為了活命。想不到,如今不缺吃少喝了,這些東西卻成了名貴的食材。王愛國還想到,現在農村拿來喂豬的野菜再過十幾年也會成為桌上佳肴。
這時,全庸開口問道:“王小友怎麼不動筷,可是東西不合你口味?”
王愛國回過神來,忙答道:“不是,隻是看到這麼豐盛的美味佳肴,不由想起以前吃不飽飯的日子。”
全庸和涼魚生都是四五十年代從大陸來港的,聽聞此言都放下筷子,感歎起來。
王愛國見狀忙站起身舉起酒杯說:“是愛國的不是,掃了眾人的酒興。我自罰一杯!”
說完便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天香樓的老酒也很講究,二十八年陳的花雕,兌上五六年新酒。這是一門手藝活,陳酒雖香,但口感太厚,兌上適當比例的新酒才能醇厚適中。
桌上眾人也回敬了一杯。涼魚生放下酒杯,笑吟吟對王愛國說:“居安不忘危,富足不忘貧,位高不忘本,權重不忘民。此乃文人風骨,君子之道。王小友,果然不錯!”
王愛國忙謝道:“謝陳先生誇獎!”
涼魚生接著說道:“聽老查說,他把他的書的大陸版權一香江幣賣給你了。這樣,我的也一塊錢賣給你了!”
王愛國一聽大喜,忙起身敬酒道:“多謝陳先生,愛國先幹為敬!”
涼魚生喝了一口酒後,揺搖手開玩笑說:“我還要感謝小友幫我在國內揚名呢。”
全庸一聽此言,仰頭哈哈大笑。而古、溫二人隻顧埋頭喝酒吃菜,就象是沒聽見一樣。
王愛國見狀也不多說什麼,拿起筷子吃起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