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進京(1 / 1)

祁隆九年,六月初,京都以北五裏外。

一群衣衫襤褸的難民紮堆坐在了樹蔭下,正是烈日當頭的晌午,樹上的知了拚命的一聲聲起伏著,即使是這樣又熱又渴的天氣下,這群連日來趕路的難民仍然靠著樹下這一點點的陰涼沉沉的睡了過去。

坐在不遠處的李石頭看大家都睡了過去,悄悄從懷裏拿出一個野果遞給身邊的弟弟,李木頭看著手裏這顆野果猛吞口水,但還是忍住了腹中的饑餓把果子舉到哥哥的嘴邊讓他先吃。

摸了摸木頭的小腦袋,搖了搖頭小聲的說,“哥哥不餓,你快吃。”這個野果還是在他早晨的時候無意中發現的,偷偷的藏了起來。

木頭這才放心的狼吞虎咽的把果子吃掉了,甜甜的汁水流入喉嚨裏,此刻木頭覺得,這是他吃過最美味的東西了,兩下把果肉吃完後果核舍不得吐掉,就含在嘴裏吮吸著殘餘的味道。

李石頭看著那條通完繁華的盛世京都的大馬路,如果不是這場旱災,他們永遠都不會走出梨樹坑那個九曲十八彎的大山吧。

也永遠都不會知道原來這京都的路都鋪的那麼好看,上麵一層細碎的白石子在太陽底下都曬的刺眼發亮了,和梨樹坑那條坑坑窪窪的泥巴路真是天差地別。

時常聽見村裏那個屢屢落榜的張秀才喝醉了酒後和他們吹噓著,京都是如何的繁華,貴人們吃的碗筷都是用金銀打造的,住的那都是大塊大塊的玉徹成的亭台樓閣。

就連那伺候的下人們都是穿的滑溜溜冬暖夏涼的布料,聽說那叫綢緞,要銀子才能買到。

這讓梨樹坑裏的人紛紛咋舌,他們辛苦在田地裏勞作一輩子,哪家哪戶有個兩串銅板的資產那都是很了不起的,更是不敢想象,花上那麼多的銀子去買一塊布來穿到身上。

抱緊了身旁在打瞌睡的木頭,李石頭調整了下姿勢讓他睡的更安穩一點,梨樹坑距離京都有多少裏他不知道,但他們已經走了整整一個月了,一路風餐露宿,倆兄弟已經餓的麵黃肌瘦,骨瘦如柴。

想到那冒險上山打獵而遇害的父親,李石頭的眼角就酸澀了,他的娘親不願意相信石頭他爹在大山裏遇害了,不顧一切的跑進了山。

卻不曾想,石頭他爹的屍體還沒有找到,她自己卻是失足掉下了懸崖,可憐李石頭兄弟倆就這樣小小年紀沒有了雙親,村裏的人可憐他們,可是也沒有多餘的力氣去幫他進山找人。

沉浸在悲傷裏還沒有恢複過來,領頭那幾個人就醒了過來,站起來大聲的吆喝著,要繼續趕路了。

李石頭輕輕晃醒弟弟,跟著他們繼續前行,盡管這一路艱辛,但自從步入這寬敞明亮的京道後,似乎給了他們莫大的信心,這座繁華的京都大城,總會有他們的容身之處的。

甚至有人還做起了白日夢,幻想著入了哪個貴人的眼,從此跟著過吃香喝辣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