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原始章第一立身成名的根本(5)(1 / 3)

周遂成十分重視培養科技人才。企業和中國藥科大學、河南中醫學院等大專院校、科研部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利用科研部門和大專院校的技術、人才優勢,捕捉市場信息,引進科研成果,盡快轉化為企業生產力。對引進的科技人才,周遂成在政治上鼓勵,生活上關懷,工作上支持,使他們安心工作,推進企業的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2005年,在鄭州市科技局的支持下,公司以新藥研究所為依托,組建了本地唯一的醫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06年,研究中心承擔了鄭州市跨越式發展3個重點項目。2007年,研究中心升級成為省級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並承擔了2項國家級火炬計劃開發項目。公司每年投入500萬元用於技術創新和新藥開發,每年以10多個新品種的速度遞增。公司取得了10多項科技成果,新開發的國家二類新藥6個品種填補了河南省空白,獲省高新技術產品證書。同時,還有32個項目獲得國家專利。

作為企業的領導,周遂成一直十分關心員工生活,員工遇到困難,他都想方設法解決。他把多年來上級的各種獎勵100多萬元,全部無償獻給企業。作為企業的黨委書記,他十分重視企業黨建、企業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關心職工政治生活和物質文化生活,積極支持工會、婦聯、共青團開展工作。

多年來,周遂成和全體員工共同努力,把一個資產不足120萬元、瀕臨倒閉的集體小廠,發展壯大為集製藥、印刷、包裝、製氧、原料提取和生物技術為一體的現代製藥工業集團公司,成為河南省明星企業、河南省50戶高成長型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

在公司的困難時期,管理者的表率作用尤其重要。周遂成正是以他非凡的人格魅力,使公司走出困境,創造輝煌。絕大多數的企業領導者,都非常希望有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但反過來,員工們更希望自己的老板能像個老板,是個事業上處處以身作則,靠得住、信得過的帶頭人。隻有這樣,員工們才會感到有奔頭,死心塌地地跟著你。

人格魅力需要管理者長期修煉,並把管理活動當做一門藝術一樣精心實踐。在管理中注重學習,運用科學的方法論,熟練掌握必要的業務知識,善於高處定位思路、低處找準落腳點、實處創造效益。以“管理的本質是服務、管理的本質是文化”的理念,理解人、關心人、包容人、激勵人,低姿態和組織成員保持精神同等,並剛柔相濟、虛實並舉、情理交融進行科學管理,在積極為組織成員創造榮辱與共、和諧發展的良好環境中,增加管理效益,提升管理品質,推動組織實現不斷發展。

8. 賢人君子的明通審達

原文

賢人君子,明於盛衰之道,通乎成敗之數;審乎治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

譯文

賢明能幹的人物,品德高尚的君子,都能看清國家興盛、衰弱、存亡的道理,通曉事業成敗的規律,明白社會政治修明與紛亂的形勢,懂得隱退仕進的原則。

名家注解

【張商英注】盛衰有道,成敗有數;治亂有勢,去就有理。

【王氏注】君行仁道,信用忠良,其國昌盛,盡心而行;君若無道,不聽良言,其國衰敗,可以退隱閑居。若貪愛名祿,不知進退,必遭禍於身也。能審治亂之勢,行藏必以其道;若達去就之理,進退必有其時。參詳國家盛衰模樣,君若聖明,肯聽良言,雖無賢輔,其國可治;君不聖明,不納良言,儔遠賢能,其國難理。見可治,則就其國,竭立而行;若難理,則退其位,隱身閑居。

■ 解讀 ■

有形有象的事物,在自然的規律中運行,自有其盛衰循環之理。天理昭昭,不爽毫發。但凡為人,必須體之以道德,行之以仁義,踐之以禮儀。如此,則是盛之機、成之象。違反這些,必然會帶來不良的後果。所以,明曉事理的人,必須依據道德仁義禮五者的得失,作為明辨盛衰、通曉成敗的準則。大凡以高尚道德立身處世的偉大人物,在其走上社會,施展抱負之際,就已經對曆史的發展規律了然於胸,既能預測未來的趨勢,又能洞悉興亡成敗、治亂去留的玄機了。由於對主觀和客觀的規律、時事變幻的奧秘洞若觀火,故能事事應對自如。

■ 處世活用 ■

明理之人,與之相處會如沐春風。明理之人,首先要有自知之明,《荀子》上說:“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窮,怨天者無誌。失之己,反之人,豈不迂乎哉?”意思是說,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抱怨別人,懂得命運的人不埋怨老天。抱怨別人的人就會走投無路,抱怨老天的人沒有誌氣。錯誤在自己身上,卻反而去責怪別人,難道不是拘泥守舊了嗎?

鄒忌諷諫

戰國時齊國的鄒忌身高八尺多,形體容貌光豔美麗。一天早晨,鄒忌穿戴好衣帽,照著鏡子,對他的妻子說:“我與城北徐公比,誰更美呢?”他的妻子說:“您十分漂亮,徐公怎麼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齊國的美男子。鄒忌不相信自己會比徐公美,就又問他的妾:“我與徐公比,誰更美呢?”妾說:“徐公怎麼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客人從外麵來,鄒忌與客人坐著閑聊,鄒忌問他:“我與徐公比較,誰更美呢?”客人說:“徐公不如您漂亮。”第二天,徐公來了,鄒忌仔細地看他,認為自己不如徐公美;再照鏡子看看自己,又覺得遠遠不如徐公美。晚上躺著想這件事,說:“我的妻子讚美我,是偏愛我;妾讚美我,是畏懼我;客人讚美我,是有事相求於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