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之相反,我曾麵試過一位求職者。他在技術、管理方麵都相當出色。但是,在談論之餘,他表示,如果我錄取他,他甚至可以把在原來公司工作時的一項發明帶過來。隨後他似乎覺察到這樣說有些不妥,特作聲明:那些工作是他在下班之後做的,他的老板並不知道。這一番談話之後,對於我而言,不論他的能力和工作水平怎樣,我都肯定不會錄用他。原因是他缺乏最基本的處世準則和最起碼的職業道德——“誠實”和“講信用”。如果雇用這樣的人,誰能保證他不會在這裏工作一段時間後,把在這裏的成果也當做所謂“業餘之作”而變成向其他公司討好的“貢品”呢?這說明:一個人品不完善的人是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有所作為的人的。
對於企業來說,誠信的品質比實際技術更加重要,因為學校裏學的專業知識畢竟不完整,也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實用性,一般都要到企業中經過實戰操作,才會真正熟悉專業技術。這樣一來,一個新人最基本的人品和素質就成了企業最關注的東西。如果新人誠實守信,那麼以後的道路基本不會走歪;但是若新人原本就有點耍小聰明,怎麼正確引導都可能偏離軌道。
■ 管理活用 ■
著名的管理大師德魯克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管理者缺乏正直的品格,那麼,無論他是多麼有知識、有才華、有成就,也會造成重大損失。他破壞了企業中最寶貴的資源——人,破壞組織的精神,破壞工作成就。”由此可見,正直的品格對於一個管理者而言,是多麼重要的素質啊!
祁黃羊薦才
晉平公執政時,南陽缺一個官。晉平公問祁黃羊:“你看誰可以當這個縣官?”祁黃羊說:“解狐這個人不錯,他當這個縣官合適。”晉平公很吃驚,他問祁黃羊:“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為什麼要推薦他?”祁黃羊笑著答道:“您問的是誰能當縣官,不是問誰是我的仇人呀。”晉平公認為祁黃羊說得很對,就派解狐去南陽做縣官。解狐上任後,為當地辦了不少好事,受到南陽百姓普遍好評。過了一段時間,晉平公又問祁黃羊:“現在朝廷裏缺一個法官,你看誰能擔當這個職務?”祁黃羊說:“祁午能擔當。”晉平公又覺得奇怪:“祁午不是你的兒子嗎?”祁黃羊說:“祁午確實是我的兒子,可您問的是誰能去當法官,而不是問祁午是不是我的兒子。”晉平公很滿意祁黃羊的回答,於是又派祁午當了法官,後來祁午果然成了能公正執法的好法官。孔子聽說這兩個故事後稱讚說:“好極了!祁黃羊推薦人才,對別人不計較私人仇怨,對自己不排斥親生兒子,真是大公無私啊!”
祁黃羊“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的故事,可以說是正直管理者的典範。要做一個正直的管理者,應當注意以下幾點:一、要把責任放在第一位,淡化權力,隻有當實施責任需要權力的時候才能突出權力。這就是做一名管理者所必備的基本素質。二、要做到“集中的權力分散管,隱蔽的權力公開化”,要嚴格自律,千萬不要大權獨攬,以權謀私。三、建立完善的製度和監督體係,能有效地對管理者和領導進行製約和控製,尤其是對一把手,做到與員工一視同仁。四、在工作中應當盡量自找壓力,防止領導的自滿情緒,如使自己做的工作盡量力求完美。定期或不定期要求員工給領導提意見,多與員工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溝通。五、要人性化管理,平等對待員工。
6. 禮是為人處世的規矩
原文
禮者,人之所履,夙興夜寐,以成人倫之序。
譯文
禮是規定社會行為的法則,是規範儀式的總稱。人人必須遵循禮的規範,兢兢業業,夙興夜寐,按照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等人倫關係行事。
名家注解
【張商英注】禮,履也。朝夕之所履踐而不失其序者,皆禮也。言、動、視、聽,造次必於是,放、僻、邪、侈,從何而生乎?
【王氏注】大抵事君、奉親,必當進退承應;內外尊卑,須要謙讓恭敬。侍奉之禮,晝夜勿怠,可成人倫之序。
■ 解讀 ■
“禮”是規範全社會的道德行為準則。大到國家、社團的集體活動,小到個人的飲食起居,都必須遵循一定的禮儀規範。這樣,社會生活才能井然有序,人際關係才能和諧融洽,人民才能安居樂業。一個國家,如果朝野上下,從國家的領導人,到基層的人民群眾,動靜視聽,進退休止,都能按照人倫道德規範去做,就可以從根本上杜絕放蕩怪癖、邪惡腐敗等不良現象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