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陣名鴛鴦(1 / 3)

陸漸精神一振,問道:“有多少人?”戚繼光道:“三千有餘。”陸漸皺起眉頭,搖頭道:“太少,太少!”

戚繼光笑道,“兵不在多,貴在精練,古時有一位將軍,隻率三千人馬,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

“名軍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穀縝插嘴笑道,“戚將軍說的可是白袍陳慶之?”

“正是。”戚繼光喜出望外,“穀老弟也讀史書?”陸漸奇道:“白袍陳慶之是誰?”穀縝道:“他是南北朝時的名將,擅長用兵,愛穿白袍,橫行河南之時,敵軍一見白袍,便會逃之夭夭。”

“元敬不才,敢效古人。”戚繼光慨然道,“三千丁勇雖少,但若訓練得法,蕩平倭寇,綽綽有餘。”

穀縝一轉眼珠,笑道:“那麼戚將軍不在義烏練兵,到南京來做什麼?”戚繼光苦笑道:“來做叫花子。”其他兩人麵麵相對,陸漸怪道:“這話怎講?”

戚繼光道:“胡總督請來的餉銀,隻有兩千多兩,別說軍餉不濟,兵器盔甲也置辦不起。如此下去,這練兵之舉必成泡影。我來南京,就是討錢來的。方才見過胡總督,他也犯愁,說是今年鬧災荒,銀錢短缺,給我的多了,別的將領必然嫉恨,況且練兵之事,成效未著,多撥銀子,其他人必然不服。總之話說了一堆,錢卻沒給一文,看來這一趟我隻有空手而回了。”

穀縝聽到這裏,嗤嗤發笑。戚繼光皺眉道:“足下笑什麼?”穀縝笑道:“有道是清客總督、叫花子參將,肥了中間,苦了兩頭。”

戚繼光道:“此話怎講?”穀縝道:“胡宗憲和沈舟虛都是明白人。練兵是長遠之計,他們豈能不知?是以給你的糧餉也隻多不少,決計不止兩千兩,隻不過從總督府撥下來,都司、僉事、鎮撫、知事、總兵一幹人,大雁眼前過,豈能不拔毛?這還隻是常例,還有一些不常之例,掌管文書的都是師爺幕僚,寫賬簿的時候,大筆一揮,幾十兩的零頭老實不客氣都進了自家口袋,這麼七折八扣下來,十兩銀子,落到將軍手裏,能有二兩三兩也不錯了。”

戚繼光往日不曾獨當一麵,不太明白軍需財物,聽穀縝這麼一說,一拍桌案,怒道:“如此貪賄,胡總督就不知道?”

穀縝搖頭道:“胡宗憲不是不知,而是全知。官場這地方,知道的越多,忌憚就越多。他那些下屬,個個都有後台,看似一個小官兒,說不定就是尚書的同年,閣老的門生,王爺的奴才,禦史的連襟,從你這裏扣來的錢,十有八九都上繳進貢去了。胡宗憲追究起來,還不滿朝樹敵嗎?事到如今,也沒奈何,唯有假裝糊塗,跟你打馬虎眼兒。”

陸漸歎道:“胡總督欠思量了,為何不直截了當地撥給大哥?”穀縝搖頭道:“軍餉撥發自有一套規矩,須得自上而下,層層轉撥,層層監督,以防有人擁兵作亂。你說,自古打仗打的是什麼?兵法?謀略?非也,非也,打得都是錢糧。當皇帝的用兵打仗,不必親臨戰陣,隻需握住銀根糧道,就能運籌帷幄,遙製萬裏。胡宗憲政敵不少,倘若不按規矩,直截了當撥給戚將軍,今日撥了,明日就有人給他扣一頂‘養兵自重’的大帽子。”

陸漸精神一振,問道:“有多少人?”戚繼光道:“三千有餘。”陸漸皺起眉頭,搖頭道:“太少,太少!”

戚繼光笑道,“兵不在多,貴在精練,古時有一位將軍,隻率三千人馬,十四旬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

“名軍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穀縝插嘴笑道,“戚將軍說的可是白袍陳慶之?”

“正是。”戚繼光喜出望外,“穀老弟也讀史書?”陸漸奇道:“白袍陳慶之是誰?”穀縝道:“他是南北朝時的名將,擅長用兵,愛穿白袍,橫行河南之時,敵軍一見白袍,便會逃之夭夭。”

“元敬不才,敢效古人。”戚繼光慨然道,“三千丁勇雖少,但若訓練得法,蕩平倭寇,綽綽有餘。”

穀縝一轉眼珠,笑道:“那麼戚將軍不在義烏練兵,到南京來做什麼?”戚繼光苦笑道:“來做叫花子。”其他兩人麵麵相對,陸漸怪道:“這話怎講?”

戚繼光道:“胡總督請來的餉銀,隻有兩千多兩,別說軍餉不濟,兵器盔甲也置辦不起。如此下去,這練兵之舉必成泡影。我來南京,就是討錢來的。方才見過胡總督,他也犯愁,說是今年鬧災荒,銀錢短缺,給我的多了,別的將領必然嫉恨,況且練兵之事,成效未著,多撥銀子,其他人必然不服。總之話說了一堆,錢卻沒給一文,看來這一趟我隻有空手而回了。”

穀縝聽到這裏,嗤嗤發笑。戚繼光皺眉道:“足下笑什麼?”穀縝笑道:“有道是清客總督、叫花子參將,肥了中間,苦了兩頭。”

戚繼光道:“此話怎講?”穀縝道:“胡宗憲和沈舟虛都是明白人。練兵是長遠之計,他們豈能不知?是以給你的糧餉也隻多不少,決計不止兩千兩,隻不過從總督府撥下來,都司、僉事、鎮撫、知事、總兵一幹人,大雁眼前過,豈能不拔毛?這還隻是常例,還有一些不常之例,掌管文書的都是師爺幕僚,寫賬簿的時候,大筆一揮,幾十兩的零頭老實不客氣都進了自家口袋,這麼七折八扣下來,十兩銀子,落到將軍手裏,能有二兩三兩也不錯了。”

戚繼光往日不曾獨當一麵,不太明白軍需財物,聽穀縝這麼一說,一拍桌案,怒道:“如此貪賄,胡總督就不知道?”

穀縝搖頭道:“胡宗憲不是不知,而是全知。官場這地方,知道的越多,忌憚就越多。他那些下屬,個個都有後台,看似一個小官兒,說不定就是尚書的同年,閣老的門生,王爺的奴才,禦史的連襟,從你這裏扣來的錢,十有八九都上繳進貢去了。胡宗憲追究起來,還不滿朝樹敵嗎?事到如今,也沒奈何,唯有假裝糊塗,跟你打馬虎眼兒。”

陸漸歎道:“胡總督欠思量了,為何不直截了當地撥給大哥?”穀縝搖頭道:“軍餉撥發自有一套規矩,須得自上而下,層層轉撥,層層監督,以防有人擁兵作亂。你說,自古打仗打的是什麼?兵法?謀略?非也,非也,打得都是錢糧。當皇帝的用兵打仗,不必親臨戰陣,隻需握住銀根糧道,就能運籌帷幄,遙製萬裏。胡宗憲政敵不少,倘若不按規矩,直截了當撥給戚將軍,今日撥了,明日就有人給他扣一頂‘養兵自重’的大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