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囚檔案2》後記:
為死囚們說句公道話
丁一鶴
兩年前人民日報出版社曾經出版過我的第一本《死囚檔案》,當時市場上一下子出現了五六種盜版圖書,有的盜版圖書甚至比正版還精致,全國幾十家報刊和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予以連載和轉載,甚至到現在那本《死囚檔案》還在新浪網讀書排行榜上占有一席之地,這是我沒想到的。估計是“死囚”這兩個字太刺激眼球了,所以這本新書也懶得再起新名,幹脆就叫《死囚檔案2》。
這本書在時間上延續了上一本《死囚檔案》,收錄了2005年到2007年北京法院審理的死刑案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15個案例。這些案件都在北京甚至全國產生過影響,有的案情也通過各種傳播渠道為廣大讀者所知。但是,與上一本書不同的是,從這本書中你看到的肯定是你不知道的一些案件內情。因為這本書的內容不但全部來自我對這些死囚們的親自采訪和相關案卷,而且對部分卷宗內容進行了原汁原味道展示和披露。因為資料是一手的、真實的、獨家的,所以我敢保證這些案件的內情和卷宗內容是讀者朋友首次看到的。
關於這本書的內容我不想說得太多,我隻想為死囚們說幾句公道話。
一是他們天生不是罪犯或者惡魔。這個問題我想拿崔英傑為例,崔英傑是一個退伍兵,一個鄉下孩子,為了生存來到北京謀生,卻在與城管隊長李誌強爭奪他謀生的三輪車的時候,用一把切烤腸的小刀紮死了李誌強。崔英傑和李誌強都是好人,但這兩個好人卻在一個錯誤的地點相遇並做出一件轟動全國的錯誤事情。因此,李誌強殉職,崔英傑也變成了死囚,將在監獄裏用他青春最美好的時光,來補償他輕率揮出的一刀所造成的後果。崔英傑是卑微的、弱小的、善良的,但是,誰又能阻止一個弱小善良的人在瞬間變成一個死囚呢?
我們不能懷疑崔英傑的善良,也似乎無法阻止他變成死囚。坐下來慎重地想一想,如果被收繳謀生工具的那個時候,崔英傑就是我們自己,我們會肯定自己不會變成死囚嗎?
二是他們成為死囚事出有因。關於這個問題,王衍芳的遭遇可能是最好的注解。王衍芳連奪兩命,而且在光天化日之下殺死了他的兩位領導。按照法律來講,王衍芳罪大惡極,不殺不足以彰顯法律的嚴肅。但是,王衍芳內心的痛苦我們誰能夠去設身處地體會一下呢?當一個男人失去了工作、家庭,甚至做人的尊嚴的時候,他能夠做到的也許就是與他的“假想敵”一起“同歸於盡”。當然,還有很多死囚都是在無奈、無助的情況下作出錯誤選擇的,但那個時候,我們所認為的錯誤選擇,卻恰恰是死囚們認為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