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學著說點場麵話,學會打圓場、留台階(3 / 3)

《聖經馬太福音》有句話:“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你就應該怎樣對待別人。”這句話被大多數西方人視作是工作中待人接物的“黃金準則”。真正有遠見的人不僅要在與同事一點一滴的日常交往中為自己積累最大限度的“人緣”,同時也會給對方留有相當大的回旋餘地。給別人留麵子,其實也就是給自己掙麵子。言談交往中少用一些絕對肯定或感情色彩太強烈的語言,而適當多用一些“可能”、“也許”、“我試試看”和某些感情色彩不強烈,褒貶意義不太明確的中性詞,以便自己“伸縮自如”是相當可取的。

湯姆和喬治原來是很好的同事和朋友,可最近卻關係緊張,大有“割袍斷義”之勢。不明真相的人以為他們之間肯定是發生了天大的事情,否則形影相隨的兩個人絕不至於搞成這個樣子。可事實上遠沒有那麼嚴重,他們隻是為了一隻紐扣而已,一隻最多價值幾分錢的紐扣。喬治新近買了一套非常滿意的高檔西服,剛穿不到一周就丟了一隻關鍵部位的紐扣,惋惜之餘偶然發現整日掛在洗手閥的那件不知是哪位清潔工的工作服上的扣子,與自己丟失的紐扣簡直如出一轍。遂乘人不備悄悄地扯下了一粒。打算縫到自己的衣服上濫竽充數,並得意地將此“妙計”告訴了湯姆,不料未出數日,多數同事都知道了喬治的這個笑料——湯姆竟然在大庭廣眾之下拿這件事跟喬治開玩笑,弄得當時在場的人都笑做一團,而喬治也終因太沒麵子而惱羞成怒,反唇相譏,大揭湯姆的許多很令其丟麵子的“底牌”,於是乎後果也就不得而知了。

人人都有自尊心和虛榮感,甚至連乞丐都不願受嗟來之食。因為太傷自尊、太沒麵子,更何況是原本地位相當,平起平坐的同事。但很多人卻總愛掃別人的興,當麵令同事麵子難保,以致當麵撕破臉皮,因小失大。

縱使別人犯錯,而我們是對的,如果沒有為別人保留麵子就會毀了一個人。

友情需要我們細心照科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非常奇妙,有些經久不衰,有些緣盡而散。有些友誼的褪色主要是由於誌趣各異或關山阻隔;但有些關係的逆轉則是由於誤會、分歧沒有處理好,鬧了一兩次矛盾便彼此不再往來,甚至相互成為怨敵。

良好的人際關係並不意味著你要喜歡所有的人,也不意味著你要和所有相識的人都成為知心朋友。如果你認為某些人是有價值的朋友,那就應當細心照料這種友情。

我們每個人已經建立起來的人際關係,好比一座大穀倉。這樣一座相當大的建築物本來是堅固的,但如果長年累月無人照料整理,那麼風雨的侵襲,裂縫的擴大,就會造成隱患和危機。一旦哪天刮大風、下暴雨,它就會突然坍塌,變成一堆廢墟。當你撿起舊緣木察看,你會發現,就某一根木頭來看很可能還很結實。但聯結榫頭的木釘腐爛了,就無法把巨梁連接起來。

由此,我們可以悟出一個道理:一個人不論多麼堅強、能幹、有成就,仍要靠自己與別人的良好關係,才能保持和發展自身的價值和重要性。友情是需要照顧的,就像穀倉需要照料一樣。想寫而沒有寫的信,想說而沒有說的話,想打而沒有打的電話,想參加而又終於沒去參加的聚會,背棄過別人的信任,爭執後沒有和解,為一樁誤會或一點分歧而心存芥蒂——這些猶如滲進穀倉的雨水,腐蝕、削弱了木梁之間的聯係。好好的穀倉,本來隻需花很少功夫稍加照料,就可修整完好,現在也許隻有放棄,或是花費很大工夫來重建了。

總之,我們重視和善於交際,也包括重視和善於重修舊好和化敵為友。做到這些當然需要抓住時機,掌握方法技巧,但最重要的是要自由主動,運用心理策略,發揮自己的能動性,才能掌握時機和技巧。

對於鬧了別扭的朋友,甚至是“心腹之患”的怨敵,如果你想和解,重建友情,應該怎麼做呢?在自由主動的前提下,請注意這樣三點:

(1)對於無關緊要的敵意,寬容大度,不予理睬,可以裝聾作啞,或是轉移話題,讓對方無趣而止,絕不可斤斤計較,發生無謂的衝突。

(2)對於有辱人格、有傷大體的譏諷攻擊,應當予以還擊,但這種還擊不是爭吵,而要采取婉言、暗示、幽默等巧妙的方式,做到有理、有利、有節。這種還擊僅僅是為了自衛,維護自己的尊嚴或整體的利益,而不是為了出氣。

(3)發現並抓住時機,向對方表示關懷體貼,給予幫助,促成和解,從而加深或重建友情。

我們為了清除分歧,化解矛盾,需要調動一切必要的方法和技巧,但其根本的因素還是樹立自由平等的意識,貫徹雙方皆贏的原則。

靈活巧妙地拒絕別人

對於許多人來說,拒絕別人是一件很難辦的事。當別人向他們提出要求時,他們不好意思張口說“不”,因為這樣很可能會傷害對方的感情,造成兩個人的關係疏遠。但是有時如果答應別人的要求自己又確實有難處,或者自己會喪失許多東西。許多人在麵對這種矛盾時都十分苦惱,不知該怎樣辦?

其實,在自己確有難處,或者如果答應別人的要求,自己的利益會損失很大的情況下,我們就應該拒絕別人。但是拒絕別人也要考慮對方的情感,盡量做到不傷害雙方的感情。怎樣說“不”也是一門學問。

我們在拒絕別人時應該注意不使他們的麵子受損。如果既拒絕了別人的要求,又讓他們丟了麵子,那麼他們心中產生不滿之情是在所難免的。可是如果在拒絕別人要求時,不讓對方丟麵子,使別人非常體麵地接受拒絕,結果可能會大不相同。

三國時期的華歆在孫權手下時,名聲很大,曹操知道後,便請皇帝下詔招華歆進京。華歆起程的時候,親朋好友千餘人前來相送,贈送了他幾百兩黃金和禮物。華歆不想接受這些禮物,但他想如果當麵謝絕肯定會使朋友們掃興,傷害朋友之間的感情。於是他便暫時來者不拒,將禮物統統收下來。並在所收的禮物上偷偷記下送禮人的名字,以備原物奉還。

華歆設宴款待眾多朋友,酒宴即將結束的時候,華歆站起來對朋友們說:“我本來不想拒絕各位的好意,卻沒想到收到這麼多的禮物。但是,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想我單車遠行,有這麼多貴重之物在身,諸位想想我是否有點太危險了呢?”

朋友們聽出了華歆的意思,知道他不想收受禮物,又不好明說,使大家都沒麵子,他們內心裏對華歆油然而生出一種敬意,便各自取回了自己的東西。

假使華歆當麵謝絕朋友們的饋贈,試想千餘人,不知道要推卻到什麼時候,也不知要費多少口舌,搞得大家都很掃興,使大家都非常尷尬。而華歆卻隻說了幾句話便退還了眾人的禮物,又沒有傷害大家的感情,還贏得了眾人的歎服,真可謂一箭三雕。華歆為什麼能夠成功地謝絕饋贈呢?這主要是因為華歆注意保全朋友們的麵子,他在拒絕朋友時,沒有坦言相告,而是找了一個對自己人身不安全的理由,雖然朋友們也知道他是在故意推辭,但不會以此為意。因為華歆委婉地拒絕他們並沒有讓他們丟麵子,也沒有令他們跌份。

“不”字誰都會說,但怎樣說才能既不傷害對方,又不使自己為難,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的。王麗是個善良、靦腆的女孩,同事們都喜歡她,有事也願意找她幫忙。有人給王麗介紹了個男朋友,約好星期天在公園見麵。星期六的晚上,正當王麗為明天穿什麼衣服赴約而傷腦筋時,同宿舍的小林要王麗明天陪她上街采購新房用品,這可叫王麗為難了。明天的公園會麵對王麗來說,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可小林是她很要好的朋友,朋友布置新房理應出點力。但如果拒絕了小林的事,她會不會生自己的氣呢?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王麗這樣的難題——對於別人的請求,出於理智的考慮本應拒絕,可“不”字又難出口,有的人拒絕方式生硬,結果使多年的朋友彼此疏遠了:有的人明明沒法辦到也不忍拒絕別人,勉為其難,無形中增加了自己的壓力和心理負擔,費了半天勁,事情也沒辦成。真是費力不討好,還在無形中損害了自己的聲譽和形象。可見,拒絕他人實在是交際中不容忽視的一個內容。這裏告訴你一些巧妙而委婉的拒絕方式,幫助你擺脫困境。

(1)以非個人的原因作借口。拒絕他人,最困難的就是在不便說出真實的原因時又找不到可信而合理的借口,那麼,不妨在別的人身上動腦筋,比如借口你的家人方麵的原因。一位生活愜意的家庭主婦自稱她的生活之所以能如此安寧,就是因為她能巧妙地拒絕。當一個推銷員敲家門時,她的態度禮貌而堅定:“我丈夫不讓我在家門前買任何東西。”你瞧,我不買你的商品,不是因為我不願意掏腰包。而是因為我那個有點古怪的丈夫。這樣一來,推銷員既不會因為沒買他的商品而怨恨你,同時也感到再說下去也是白費口舌,隻好作罷。

(2)明確表示你很願意滿足對方的要求。當有人請求你的幫助時,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應該盡量給予幫助。但碰上實在無能為力的事,你無法給予對方幫助時,也不要急於把“不”字說出口。不要使對方感到你絲毫沒有幫助他解決困難的誠意,否則,你在別人眼中會是一個自私而缺乏同情心的人。自由保險公司的蒂姆?蓋門是處理客戶賠償要求事務的,他的工作決定了他要經常拒絕客戶的要求。然而,他總是對客戶的要求表示同情,並解釋說,從道義上講他同意對方的要求,可自己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由於拒絕得法,蒂姆的工作幹得很出色。同樣,當別人有求於你而你又無能為力時,先不忙拒絕他,而要耐心地傾聽他的陳述,對他所處的困境表示同情,甚至可以給他提些建議,最後告訴他,你實在無法幫他,對方絕不會因此而生氣,反而會被你的誠意所感動。

(3)通過誘使對方否定自己的提議來達到拒絕的目的。當別人向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時,不要簡單地拒絕他,而應該讓他明白他的要求是多麼荒唐,從而自願放棄它。一位業績卓著的室內裝飾專家聲稱,對於用戶的不合實際的設想,他從不直截了當地說“不行”,而是竭力引導他們同意他希望他們做的事情。一位婦女想要用一種不合適的花布料做窗簾,這位裝飾專家提議道:“我們來看看你希望窗簾布置達到什麼效果。”接著,他大談什麼樣的布料做窗簾才能與現代裝飾達成最好的和諧,很快,那位婦女便把自己的花布料忘了。

(4)在拒絕對方的同時,說明對方為得到其所求還應做些什麼。這一點對擔任領導職務的人尤其重要。比如你的屬下向你提出的要求得不到你的滿意答複,你不妨告訴下屬努力方向,使他始終看到希望,與此相比,你的拒絕就顯得微不足道了,不會挫傷他的自尊心,也不會傷害你與下屬之間的感情了。《成功的人際關係》一書的作者,美國的威廉?雷利博士在談及怎樣處理下屬希望晉職而他本身的條件又不夠的情況時,曾建議企業主管這樣說:“是的,喬治,我理解你希望得到提升的心情。可是,要得到提升,你必須先使自己變得對公司更重要。現在,我們來看看對此你還要幹點什麼……”

(5)用最委婉、和氣的方式來表達你的不同意見。一位熱情奔放的老婦人決定與年輕的女鄰居交朋友,她發出邀請:“欣迪,你明天上午到我家來玩,好嗎?”欣迪臉上露出溫和、寬厚的笑容說:“不行啊!”她的拒絕既友好又溫情,但態度又是那麼堅決,老婦人隻好作罷。所以,當別人的請求你無法滿足,而又不能或無須找任何借口時,就用最委婉、最友善、最真誠的語言拒絕他,不留任何回旋的餘地。你會發現,學會說“不”,會使你的生活更輕鬆、更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