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曾說過:“人生不外言動,除了動就隻有言,所謂人情世故,一半兒是在說話裏。”戴爾·卡耐基也層說過:“一個人的成功,約有15%取決於知識和技術,85%取決於溝通。”所以,對於21世紀的人來說,擁有好的口才至關重要。什麼樣的口才才算是好的口才,那就是能夠說服他人的口才。那說服又是什麼呢?
你想讓你的上司采納你的建議嗎?
你想讓你的下屬服從你的安排嗎?
你想讓你的朋友接受你的觀點嗎?
你想讓你的對手轉變對你的態度嗎?
你想讓顧客購買你的商品嗎?
這都是說服。
說服,簡單地講,就是通過自己的語言,轉變他人的思想和態度,它是以求得對方的理解和行動為目的的。當然,我們也可以說,所謂“說服人”,就是要使自己的想法變成他人的行動。這其中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同時又依賴於說服者的創造性運用。它是一門實實在在的科學,又是一門奇妙無窮的藝術。
自己的觀點,當然是要說的,而且說得越明白越透徹越好,但同時也要注意到,倘若隻說自己的理由,無論多麼清楚,畢竟不能替對方剖析疑難,把一加一等於二的道理說得再透徹,也未必能使一個認為一加一等於三的人知道自己錯在哪裏。疑團解不開,到頭來他認為他認為“三”的答案倒有幾分根據。
所以,要說服別人,必須先透徹了解別人的意見。有人把這形容為“鑽進別人的眼球裏,看他怎樣看世界”。“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句老話是很有道理的。每個人都是喜歡以自己為中心的,你若能暫時放棄自我,而提出對方感興趣的問題,讓別人也發表見解,這才使你在人際關係上左右逢源。隻有在滿足別人的心願的同時,你自己的心願才能得到滿足。
也就是說,說服的關鍵,在於幫助對方產生自發的意誌。因此,說服不是為了使對方在理論上獲得理解而進行的“解說”,也不是迫使對方無奈之下付諸行動的命令。
哲人說:“人生,就是不斷的說服。”尤其是商界,更是彙集著各種性格不同的人,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大家必須同心協力,因此說服的場麵更是比比皆是。在公司裏,如果不對上司或同事進行勸導和說服,工作就會一事無成。
時代進入21世紀,說服更成為我們建立和諧人際關係的關鍵。一個人的說服能力,可以顯示他的力量,口才好的人,話說得使人欽服,往往可以很順利地達到自己的目的。一個人如果具有良好的說服力,無論立身處世,還是交友支持人,都會輕鬆自如。而這樣的人必然是現代社會中的活躍人物。掌握說服人的語言藝術,也是我們每個人必備的能力之一。能幹的企業家必須具備這門技術,律師要運用這門技術雄辯,政治家要用這門技術闡述政見,教師、推銷員……誰都須具備這門技術。
說服是一種科學,可以采取談心、說理等方法去實現。同時,說服又是一種高超的藝術,需要說服者根據說服對象的心理,靈活巧妙並創造性地運用一些技巧。本書深入淺出,從一個全新的角度闡釋說服的藝術,讓您掌握說服他人的手段與辦法,掌握了它,你就能憑借駕馭談吐的能力,給自己創造一個融洽的環境,一片任意馳騁的天空。
願它能助您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中立足和發展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