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謹記識人用人之誤區(1 / 3)

同樣道理,我們看人也一樣,如果戴上色眼鏡,就會感受不到人性真正的美麗和純真,所以我們一定要以一雙明亮的眼睛去看待別人,這樣你才會發現每個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名利地位

古人常說,“相馬失之瘦,相士失之貧”。這是說,相馬的時候如果看馬瘦弱,就將之拒之千裏之外,認為不是好馬;識人的時候,隻要看到他貧窮就會認為他是一個平庸之才。這樣的觀點是識人最大的忌諱。

而古代往往就有些人總是以門第來取人的,最終失去了真正的人才,得到的是些庸才。李存勖就是其中之一。

李存勖是五代時割據河東的李克用的兒子,他的父親死後,他即位成為了晉王,同五代第一個王朝後梁連年混戰,最終取得了勝利,統一了北方,建立了後唐。李存勖原本是沙陀部人,他創建的王國之所以稱之為後唐,是因為他的父親李克用曾幫助唐朝鎮壓黃巢起義軍有功,唐朝賜予國姓,李存勖也就以唐的繼承者自居,故稱後唐,並沿用唐製。在用人上,他“求唐舊臣,欲備百官”。還“於四鎮判宮中,選前朝士族,欲以為相。”因他用人隻講門第,而不問人是否有才能,導致多數的人都是庸才。

蘇循出身名門,在唐昭宗時期,被任命為禮部尚書。因為當時朱溫掌控著政權,就極力向朱溫獻媚取寵,要昭宗禪位給朱溫。在他自己看來,自己擁戴有功,一定會成為將來的宰相。但後梁宰相敬翔對他十分鄙視,在朱溫麵前說:“蘇循俱無士行,實唐家之鴟梟,當今之狐魅,專賣國以利,不可立維新之朝。”蘇循知道後,覺得已經無法從中得到官位,便又投奔李存勖,結果被任為河東節度副使。

豆盧革,原本是唐同州刺史,他隻會寫些歪詩,根本沒有其他的才能。李存勖稱帝後,有人因為他是名家子弟出身,所以將他舉薦給李存勖,而李存勖也沒有考察他的才能就任命他為行台右丞相,沒過多久又拜平章事。豆盧革任職期間,處事錯亂,擬議官階,前後倒置。任相後,也根本不問政事,隻是專心修煉,求長生之術,常常服丹砂,嘔血數日,幾乎喪命。

盧程,也是個沒有才幹的人。但是李存勖卻任他為進士。並且在任晉王時召他到帳上起草文書,他說:“叨忝成名,不閑筆硯。”本來李存勖是要他當掌書記,但是他卻不會起草文件。於是李存勖又任命馮道為此職務。而盧程卻對此不滿,因為在他看來,他的門第位居於馮道之上,於是便十分氣憤地說:“主人不重人物,使田裏兒居餘上。”李存勖後來登上帝位後,因為要找一位士族任相,最後卻任用了連文書都不能起草的盧程為宰相。盧程任相後,根本沒有能力治國,而且還很會作威作福。他出巡的時候,高坐轎上,每到州縣,驅率丁夫,長史迎謁,拜伏輿下,少有忤意,因加笞辱。

同樣道理,我們看人也一樣,如果戴上色眼鏡,就會感受不到人性真正的美麗和純真,所以我們一定要以一雙明亮的眼睛去看待別人,這樣你才會發現每個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名利地位

古人常說,“相馬失之瘦,相士失之貧”。這是說,相馬的時候如果看馬瘦弱,就將之拒之千裏之外,認為不是好馬;識人的時候,隻要看到他貧窮就會認為他是一個平庸之才。這樣的觀點是識人最大的忌諱。

而古代往往就有些人總是以門第來取人的,最終失去了真正的人才,得到的是些庸才。李存勖就是其中之一。

李存勖是五代時割據河東的李克用的兒子,他的父親死後,他即位成為了晉王,同五代第一個王朝後梁連年混戰,最終取得了勝利,統一了北方,建立了後唐。李存勖原本是沙陀部人,他創建的王國之所以稱之為後唐,是因為他的父親李克用曾幫助唐朝鎮壓黃巢起義軍有功,唐朝賜予國姓,李存勖也就以唐的繼承者自居,故稱後唐,並沿用唐製。在用人上,他“求唐舊臣,欲備百官”。還“於四鎮判宮中,選前朝士族,欲以為相。”因他用人隻講門第,而不問人是否有才能,導致多數的人都是庸才。

蘇循出身名門,在唐昭宗時期,被任命為禮部尚書。因為當時朱溫掌控著政權,就極力向朱溫獻媚取寵,要昭宗禪位給朱溫。在他自己看來,自己擁戴有功,一定會成為將來的宰相。但後梁宰相敬翔對他十分鄙視,在朱溫麵前說:“蘇循俱無士行,實唐家之鴟梟,當今之狐魅,專賣國以利,不可立維新之朝。”蘇循知道後,覺得已經無法從中得到官位,便又投奔李存勖,結果被任為河東節度副使。

豆盧革,原本是唐同州刺史,他隻會寫些歪詩,根本沒有其他的才能。李存勖稱帝後,有人因為他是名家子弟出身,所以將他舉薦給李存勖,而李存勖也沒有考察他的才能就任命他為行台右丞相,沒過多久又拜平章事。豆盧革任職期間,處事錯亂,擬議官階,前後倒置。任相後,也根本不問政事,隻是專心修煉,求長生之術,常常服丹砂,嘔血數日,幾乎喪命。

盧程,也是個沒有才幹的人。但是李存勖卻任他為進士。並且在任晉王時召他到帳上起草文書,他說:“叨忝成名,不閑筆硯。”本來李存勖是要他當掌書記,但是他卻不會起草文件。於是李存勖又任命馮道為此職務。而盧程卻對此不滿,因為在他看來,他的門第位居於馮道之上,於是便十分氣憤地說:“主人不重人物,使田裏兒居餘上。”李存勖後來登上帝位後,因為要找一位士族任相,最後卻任用了連文書都不能起草的盧程為宰相。盧程任相後,根本沒有能力治國,而且還很會作威作福。他出巡的時候,高坐轎上,每到州縣,驅率丁夫,長史迎謁,拜伏輿下,少有忤意,因加笞辱。

最後,因為李存勖政權不固,發生了兵變,最後導致了滅亡。究其原因,是因為他驕矜荒淫,重斂多征,但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他用人不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