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誅佛(上) 第三百六十五章 普渡佛寺
還有一更稍晚放出!
————
袁飛在客棧之中一住便是五日,這五日時光一方麵用於熟悉蘄州城的環境,打聽一些有的沒得或重要或不重要的信息。
另一方麵袁飛則將心神全都沉浸在佛法典籍之中,細細研讀,雖然時間不長但幸好袁飛記憶力極佳,《盜經》之中本就有訓練盜者過目不忘的本事,加上袁飛築基之後頭腦較之以往更加靈活善記,是以即便對一些典籍的佛理並不清楚,但卻也將整卷佛經典籍全都牢牢記在心中,隨口便可拈來數句。
如此,加之以往袁飛記住的五部佛經典籍,袁飛便有十卷佛家大典三部佛家經卷在胸,雖然相對於佛家二百二四部大典,五百一十三部經卷來說不過百中之一,但在普通僧侶之中也算十分難得的了。
當然這是單指記憶而言,若說對於佛經義理的理解那袁飛還是不如普通僧眾的,但好在天下萬法皆有相通之處,袁飛在道學之上已經有築基修為,此時理解晦奧的佛經倒也不算是特別吃力,加上還有個不戒師父每日議論佛理,袁飛本就機敏,腹中有些溝壑,是以言談佛法起來的話也不一定會比不上旁人。
五日以來袁飛首次睡覺,從日落睡到日出,身子隨天地運轉自然修養,醒來之後自覺神清氣爽周身如意,頭腦靈活,這才目光一閃出了客棧。
雖然到了袁飛這種修為程度已經完全可以靠打坐來驅除疲憊,恢複身體機能,但全憑打坐卻不能使得身體徹底的恢複,畢竟打坐調息依舊是有意而為隻能算是淺層修養,沒有自然休息睡眠來得順從人道本意。所以即便是元嬰修士,隻要還沒有證道脫出人道便也隔一段時間便要找出時間來進行最原始的睡眠修養從而使得肉體得到深層次的修養恢複。
此時東方已經放白,但晨曦被阻在高高的城牆之後,使得蘄州城內還有些壓抑,不過普渡寺內的三十三層的白塔塔尖已經逐漸開始亮了起來。
那包金的尖頂就像是燃燒起來的火把一般,綻放著閃亮的光芒,襯著寺內傳來的聲聲鍾鳴,和無數早起的善男信女彙聚在普渡佛寺之外等著方便之門打開,或還昨日之願,或燒今日之香,似乎在告訴世人這普渡佛寺才是這座蘄州城的主人。
袁飛此時早已恢複本來麵貌,並且以‘半步法袍’幻化出來一身整潔佛衣,麵目溫和慈善,倒真有幾分僧侶摸樣。
袁飛途經之處一眾善信紛紛投注俯首施禮投注敬仰的目光,有些和袁飛身近的便雙手合十口誦藥師佛佛號。這是信眾對於佛徒的尊重。
袁飛眼見這些人絕大部分都是些貧苦百姓,有些提著一小袋糧食,有的則將地裏剛打出來的新鮮蔬菜洗淨摘好帶來,這些善信臉上各個都是菜色,衣著襤褸,甚至有些明顯已經許久未吃過一頓飽飯,即便如此還是將那最珍貴的糧食拿出來供奉佛徒,這些信眾臉上洋溢著一種略顯病態的狂熱情緒,似乎自己一生的希望都彙聚在這給佛家的供奉之中,似乎隻要日日如此燒香禮佛便可在死後得到解脫,告別輪回之苦,去那極樂佛國永享安樂。
但袁飛卻知道,這一切都是虛妄,人死之後神魂離體便自有天地元氣將其一洗而空,什麼往事前因一世記憶全都消弭一空,剩下的不過是空空蕩蕩的一縷縷被分解開來的遊魂四處飄蕩。
運氣好的尋了時機才會再次投胎人身,不過那已經是一個全新的生命了,和前世再無關係,隻有極少數極特別的存在才有辦法保持再世投胎一靈不昧,這才是為何死亡如此可怕的原因,因為死亡便宣告終結,即便是再有輪回也不過是另外一回事了,即便是開了九識的高僧都難逃這一關,更何況是這些毫無半點修為的貧苦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