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羅泰戈拉的邏輯推理是:如果法官判我贏,那麼根據法官的判斷,第歐根尼補交學費;如果法官判我輸,那麼第歐根尼作為被告,他打贏了第一場官司,所以根據合同,第歐根尼補交另一半學費。因此,無論官司輸還是贏,第歐根尼都必須補交另一半學費。

但是,第歐根尼也構造了類似的邏輯推理:如果法官判我贏,那麼根據法官的判斷,我就不用補交學費;如果法官判我輸,那麼我作為被告,打輸了第一場官司,所以根據合同,我就不必補交另一半學費。因此,無論官司輸還是贏,我,第歐根尼,都不必補交另一半學費。

現在,如果你是法官,你該如何公正地裁決呢?

“案例中的師徒兩人最後的邏輯推理結構很相似,這種結構的推理成立嗎?”姍羽滂關有些糊塗。

“應該成立的,盡管這種推理結構確實很特殊……教授,這是什麼特殊的推理結構?”布羅基向教授提問道。

“邏輯上將這種推理結構稱之為‘二難推理’。”教授一邊回答一邊在黑板上寫道:

二難推理的一般結構:

已知:如果A,那麼B;如果非A,那麼B。

所以:B。

例:如果維拉自己開車,那麼她現在在超市購物;如果維拉不自己開車,那麼,她會很早出門搭乘超市班車,現在也在超市購物。所以,維拉現在在超市購物。

教授一邊寫一邊講解:“二難推理的結構特點是兩個假言判斷的前提是矛盾的,但是結果卻是相同的,所謂‘殊途同歸’正是這個道理。由於矛盾的前提必有一真,無論何者為真,結果都是一樣,所以可以確定,結果是真的。”

“二難推理是否還有其他結構?”布羅基問道。

“有,但是其他結構都是從基本結構中衍生出來的。”說著,教授又在黑板上寫道:

二難推理的擴展結構:

已知:如果A,那麼B;如果非A,那麼C。

所以:B或者C。

例:如果維拉自己開車,那麼她現在在超市購物;如果維拉不自己開車,那麼,她現在隻能在家門口等超市班車。所以,維拉現在在超市購物或者還在家門口等超市班車。

二難推理的複雜結構:

已知:如果A,那麼B;如果X,那麼Y。又,A或者(並且)X

所以:B或者(並且)Y。

例:如果維拉這個月超額完成指標,那麼她有超額獎;如果維拉這個月滿勤,那麼,她有全勤獎。又,維拉這個月超額完成指標或者(並且)這個月滿勤。所以,維拉這個月有超額獎或者(並且)有全勤獎。

“在二難推理的複雜結構中,前提如果是‘或者’連接的判斷,結論就是‘或者’判斷;如果前提是‘並且’連接的判斷,那麼結論就是‘並且’判斷。”教授指著最後的複雜結構解釋道。

“案例中學生和老師的推理都是二難推理嗎?既然二難推理是正確的推理結構,他們卻得出了相反的結論,這又如何解釋?”郝辛斯基提出疑問。

普羅泰戈拉的邏輯推理是:如果法官判我贏,那麼根據法官的判斷,第歐根尼補交學費;如果法官判我輸,那麼第歐根尼作為被告,他打贏了第一場官司,所以根據合同,第歐根尼補交另一半學費。因此,無論官司輸還是贏,第歐根尼都必須補交另一半學費。

但是,第歐根尼也構造了類似的邏輯推理:如果法官判我贏,那麼根據法官的判斷,我就不用補交學費;如果法官判我輸,那麼我作為被告,打輸了第一場官司,所以根據合同,我就不必補交另一半學費。因此,無論官司輸還是贏,我,第歐根尼,都不必補交另一半學費。

現在,如果你是法官,你該如何公正地裁決呢?

“案例中的師徒兩人最後的邏輯推理結構很相似,這種結構的推理成立嗎?”姍羽滂關有些糊塗。

“應該成立的,盡管這種推理結構確實很特殊……教授,這是什麼特殊的推理結構?”布羅基向教授提問道。

“邏輯上將這種推理結構稱之為‘二難推理’。”教授一邊回答一邊在黑板上寫道:

二難推理的一般結構:

已知:如果A,那麼B;如果非A,那麼B。

所以:B。

例:如果維拉自己開車,那麼她現在在超市購物;如果維拉不自己開車,那麼,她會很早出門搭乘超市班車,現在也在超市購物。所以,維拉現在在超市購物。

教授一邊寫一邊講解:“二難推理的結構特點是兩個假言判斷的前提是矛盾的,但是結果卻是相同的,所謂‘殊途同歸’正是這個道理。由於矛盾的前提必有一真,無論何者為真,結果都是一樣,所以可以確定,結果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