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類人選不上可以理解,但為何高學曆的精英也不能當選陪審員呢?這就是英國製定的普通法(on law)的基本原則,陪審員隻要有常識(on n)即可。這是多麼合情合理的原則啊!因為專家、學者和教授的大腦太複雜,研究的問題太縱深,往往反倒失去了常識。舉例來說,按中國的法律,蓄意殺人該償命,這是文盲都知道的常識。那麼現在若問:故意殺人犯該不該判死刑?隻要被問及的不是殺人犯的母親,正常人應該都會回答“該殺”,絕對不會說什麼因為激情犯罪可以輕判;更不會為殺人犯去求情,不會分析殺人犯為何會成為魔鬼、為何超越倫理底線。如此簡單的一個問題,至於這麼複雜嗎?殺人償命,就那麼簡單。
其實,讀懂財經新聞和甄選陪審團的道理是一樣的:第一,用常識去判斷;第二,對在新聞中發表觀點的人做一些背景調查,看看此人是否與當事人有“flict of i”(利益衝突),據此來判斷對於該新聞該正聽還是反聽,抑或根本就不能聽。這裏可以借用巴菲特的名言:“在任何領域,專業人員高於門外漢,但在金錢管理上往往並非如此。”
現在似乎主流媒體對於財經金融的分析已失去了常識,而我的所有文章裏都有一個“核心”,就是刪繁就簡、返璞歸真、回歸常識。如果非要提高到經濟理論上來說,也應該回歸到傳統經濟學。這些年來,很多金融專業人員失去了常識,已經被自己設計的遊戲規則弄得暈頭轉向了,金融危機一個接一個,傷及的絕大多數是普通百姓。
那麼普通百姓要怎樣投資,才能確保自己的財富不受侵蝕?要講清這個問題,首先必須弄清投資和投機的區別。隻要明白了投資和投機的區別,閱讀財經新聞的時候,也就不那麼容易去跟風操作了。
舉例來說,我們常常會聽說某人前幾年買了一套房子,這些年漲了好幾倍;某人炒股半年買了套豪宅;某人前些年購入的黃金,這兩年又漲了兩倍。真羨慕啊!那就趕緊跟上吧?且慢!當你明白但凡隻能靠價差(如低買高賣或高賣低買)來贏利均屬於投機的話,你就不會跌入“羊群效應”中。因為投機市場是十個人進去,一個人賺,二個人打平,七個人虧(二八定律在金錢上表現為一二七定律)。正因為前麵進入市場的人有的大賺,假如你輕易盲從、人雲亦雲,就將陷入騙局導致投資失敗,成為最後的傻瓜!
那麼投資和投機的區別究竟是什麼呢?其實很簡單,投資的收益是來自投資產品所產生的財富;而投機的收益,是來自另一個投機者的虧損。換句話來說,投機是參與一種零和遊戲(不計算交易成本和稅收,虧損的錢和賺取的錢之和為零)。
第二類人選不上可以理解,但為何高學曆的精英也不能當選陪審員呢?這就是英國製定的普通法(on law)的基本原則,陪審員隻要有常識(on n)即可。這是多麼合情合理的原則啊!因為專家、學者和教授的大腦太複雜,研究的問題太縱深,往往反倒失去了常識。舉例來說,按中國的法律,蓄意殺人該償命,這是文盲都知道的常識。那麼現在若問:故意殺人犯該不該判死刑?隻要被問及的不是殺人犯的母親,正常人應該都會回答“該殺”,絕對不會說什麼因為激情犯罪可以輕判;更不會為殺人犯去求情,不會分析殺人犯為何會成為魔鬼、為何超越倫理底線。如此簡單的一個問題,至於這麼複雜嗎?殺人償命,就那麼簡單。
其實,讀懂財經新聞和甄選陪審團的道理是一樣的:第一,用常識去判斷;第二,對在新聞中發表觀點的人做一些背景調查,看看此人是否與當事人有“flict of i”(利益衝突),據此來判斷對於該新聞該正聽還是反聽,抑或根本就不能聽。這裏可以借用巴菲特的名言:“在任何領域,專業人員高於門外漢,但在金錢管理上往往並非如此。”
現在似乎主流媒體對於財經金融的分析已失去了常識,而我的所有文章裏都有一個“核心”,就是刪繁就簡、返璞歸真、回歸常識。如果非要提高到經濟理論上來說,也應該回歸到傳統經濟學。這些年來,很多金融專業人員失去了常識,已經被自己設計的遊戲規則弄得暈頭轉向了,金融危機一個接一個,傷及的絕大多數是普通百姓。
那麼普通百姓要怎樣投資,才能確保自己的財富不受侵蝕?要講清這個問題,首先必須弄清投資和投機的區別。隻要明白了投資和投機的區別,閱讀財經新聞的時候,也就不那麼容易去跟風操作了。
舉例來說,我們常常會聽說某人前幾年買了一套房子,這些年漲了好幾倍;某人炒股半年買了套豪宅;某人前些年購入的黃金,這兩年又漲了兩倍。真羨慕啊!那就趕緊跟上吧?且慢!當你明白但凡隻能靠價差(如低買高賣或高賣低買)來贏利均屬於投機的話,你就不會跌入“羊群效應”中。因為投機市場是十個人進去,一個人賺,二個人打平,七個人虧(二八定律在金錢上表現為一二七定律)。正因為前麵進入市場的人有的大賺,假如你輕易盲從、人雲亦雲,就將陷入騙局導致投資失敗,成為最後的傻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