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工人黨早期成員中,也有少數幾個真正具有組織能力和政治活動能力的人,其中之一就是恩斯特·羅姆(Ernst Röhm)上尉,一個經受過戰火考驗的、具有獻身精神的軍人。羅姆最初的目標是在一個得到複興的國家中,恢複一支強大的軍隊。德國工人黨的目標是以民族主義複興事業和重振德國軍隊為號召,吸引工人階級加入,也正是這些使得羅姆加入這個政黨。但羅姆有其個性上的缺陷,在1923年,由於其粗野行為和缺乏自製的暴躁性格,他不得不離開軍官隊伍。很難想象任何一個擁有此類群體基礎的政黨能夠在政治上有所作為,更不要說戲劇性地改變人類曆史進程了。
這個人數寥寥、組織混亂的團體向重要曆史運動的主角的轉變可以追溯到1919年9月12日晚上該黨舉行的一次會議。那天晚上,一個政治指導官受軍隊指派去調查德國工人黨。盡管這個軍隊派來的間諜對其所見所聞沒什麼深刻印象,但德國工人黨中還是頗有一些黨員對這個陌生人產生了明顯的興趣。在他加入一場辯論後,該黨認為,這個在辯論中發言的人可以為其所用,就決定招募他入黨。起初,這個軍人對德國工人黨的加入邀請視之玩笑,因為他對這個組織沒什麼敬意,而且正在考慮建立他自己的政黨。然而,經過一番忖量,他決定加入德國工人黨,不僅僅因為他認同該黨的許多觀點,而且也因他認為這個黨是新成立的且組織渙散,他可以將該黨轉變成他所設想的那種政黨模樣,可以決定這個政黨未來的政治道路。後來,按照他自己的話說,這是他人生中所做出的最重要的決定。而這個決定也將讓其他人很快就會感到痛悔,因為這個軍人就是阿道夫·希特勒。
盡管與其他成員在一起時,希特勒總是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但因其個性、背景和生活經曆,他還是這個團體的最佳選擇。跟德國工人黨的其他成員一樣,希特勒也是個不適應社會的人,他疏遠於中產階級社會,並且開始憎惡且決意要毀滅之。他的家庭出身非常卑微——如果不是名譽掃地的話,他甚至不是這個國家的公民。然而,就在這裏,他認同這個國家,認為這是他自己的國家,而且他將要成為其政治上的主宰。
希特勒於1889年4月20日出生於奧地利小鎮布勞瑙(Braunau)。他的父親,阿洛伊斯(Alois),是個叫瑪麗亞·席克爾格魯貝的農家女孩的私生子。後來阿洛伊斯將其家族姓氏改為希特勒,因為據說他的父親是個叫約翰·希德勒的流浪漢。盡管後來有各種各樣的傳聞逸事,但尚無確切證據能夠證明阿道夫·希特勒有一個猶太人父親,而且曆史學家一般也否認這種可能性。經過多年的辛勤工作,阿洛伊斯最終得以克服其不名譽的出身,以及農民身份所帶來的社會歧視,成功獲得受人尊敬的奧地利政府海關官員職位。但他的私人生活卻與其公職地位形成鮮明對比。他有過三次婚姻,有一個私生子,還有兩個孩子是在他與孩子母親結婚後很短時間內出生的。阿洛伊斯的第三個妻子,克拉拉·布茨爾,是他的二侄女,比阿洛伊斯小23歲。在克拉拉生希特勒時,阿洛伊斯已經50多歲。1895年,他們一家搬到林茨(Linz),在那裏阿洛伊斯很快就退休了。
在德國工人黨早期成員中,也有少數幾個真正具有組織能力和政治活動能力的人,其中之一就是恩斯特·羅姆(Ernst Röhm)上尉,一個經受過戰火考驗的、具有獻身精神的軍人。羅姆最初的目標是在一個得到複興的國家中,恢複一支強大的軍隊。德國工人黨的目標是以民族主義複興事業和重振德國軍隊為號召,吸引工人階級加入,也正是這些使得羅姆加入這個政黨。但羅姆有其個性上的缺陷,在1923年,由於其粗野行為和缺乏自製的暴躁性格,他不得不離開軍官隊伍。很難想象任何一個擁有此類群體基礎的政黨能夠在政治上有所作為,更不要說戲劇性地改變人類曆史進程了。
這個人數寥寥、組織混亂的團體向重要曆史運動的主角的轉變可以追溯到1919年9月12日晚上該黨舉行的一次會議。那天晚上,一個政治指導官受軍隊指派去調查德國工人黨。盡管這個軍隊派來的間諜對其所見所聞沒什麼深刻印象,但德國工人黨中還是頗有一些黨員對這個陌生人產生了明顯的興趣。在他加入一場辯論後,該黨認為,這個在辯論中發言的人可以為其所用,就決定招募他入黨。起初,這個軍人對德國工人黨的加入邀請視之玩笑,因為他對這個組織沒什麼敬意,而且正在考慮建立他自己的政黨。然而,經過一番忖量,他決定加入德國工人黨,不僅僅因為他認同該黨的許多觀點,而且也因他認為這個黨是新成立的且組織渙散,他可以將該黨轉變成他所設想的那種政黨模樣,可以決定這個政黨未來的政治道路。後來,按照他自己的話說,這是他人生中所做出的最重要的決定。而這個決定也將讓其他人很快就會感到痛悔,因為這個軍人就是阿道夫·希特勒。
盡管與其他成員在一起時,希特勒總是覺得自己高人一等,但因其個性、背景和生活經曆,他還是這個團體的最佳選擇。跟德國工人黨的其他成員一樣,希特勒也是個不適應社會的人,他疏遠於中產階級社會,並且開始憎惡且決意要毀滅之。他的家庭出身非常卑微——如果不是名譽掃地的話,他甚至不是這個國家的公民。然而,就在這裏,他認同這個國家,認為這是他自己的國家,而且他將要成為其政治上的主宰。
希特勒於1889年4月20日出生於奧地利小鎮布勞瑙(Braunau)。他的父親,阿洛伊斯(Alois),是個叫瑪麗亞·席克爾格魯貝的農家女孩的私生子。後來阿洛伊斯將其家族姓氏改為希特勒,因為據說他的父親是個叫約翰·希德勒的流浪漢。盡管後來有各種各樣的傳聞逸事,但尚無確切證據能夠證明阿道夫·希特勒有一個猶太人父親,而且曆史學家一般也否認這種可能性。經過多年的辛勤工作,阿洛伊斯最終得以克服其不名譽的出身,以及農民身份所帶來的社會歧視,成功獲得受人尊敬的奧地利政府海關官員職位。但他的私人生活卻與其公職地位形成鮮明對比。他有過三次婚姻,有一個私生子,還有兩個孩子是在他與孩子母親結婚後很短時間內出生的。阿洛伊斯的第三個妻子,克拉拉·布茨爾,是他的二侄女,比阿洛伊斯小23歲。在克拉拉生希特勒時,阿洛伊斯已經50多歲。1895年,他們一家搬到林茨(Linz),在那裏阿洛伊斯很快就退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