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破格提拔(1 / 3)

綠源縣政府辦公室幹部蕭如峰正在整理材料的時候,寧小濤過來給他道賀:“如峰,祝賀你!今天中午請客吧,這天氣真冷,要不你請我們幾個吃火鍋?”

“你說什麼啊?有什麼事值得我請客的?”蕭如峰雖然知道可能是自己提拔的事情,但不好明著問,隻好裝出什麼也不知道的樣子。

“你馬上要被提拔了。就是前幾天推薦的人選,你得的票數最多。”寧小濤神秘地說,“剛才,我在組織部幹部科聽說的,後天就開始考察了。”

對於蕭如峰的提拔,既在人們的意料之中,也在人們的意料之外。因為在縣政府辦公室,提拔一個副科級秘書是件很容易的事。這些年來,從政府辦走出去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縣直部門的局長、副局長也有不少。

很多年輕人都在這裏工作一兩年後就能提升為副科級或者正科。任一個法製辦主任、外事僑務辦副主任、體改委副主任什麼的,沒有職位時,就任一個副科級秘書。然後,找準一個機會出去,擔任鎮長、局長職務。

從工作上來說,政府辦是一個很鍛煉人的地方。從農業到工業,從交通到建設,再到教育和衛生,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的工作都要涉及。甚至連平時人們心裏並沒有多少認識的氣象行業在這裏也要涉及。一個秘書,首先要做的就是對主管領導所分管的行業有一定了解,盡可能多掌握一些這方麵的知識。哪怕是一個外行,也要在短時間內成為一個“內行”。所以,凡是在政府辦工作過一段時間的人,隻要是自己肯鑽研,大多對各行各業的工作有著相當的了解。

經濟工作是重中之重,一個鄉鎮的領導如果不懂經濟工作,可能他開展工作就有相當的困難。想要把工作做好,困難就更大了。因此,領導都喜歡派懂經濟懂業務的人去鄉鎮任職。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說,經常跟著縣裏的領導,工作生活中比一般的人接觸領導要多得多,領導對身邊的人了解得也越多,提拔的機會也就越多。當然,領導越了解,對那些作風懶散、不求上進、作風飄浮的人來說並不一定是好事,領導知根知底,是不會把這樣的人放下去擔任領導職務的。

當然,在辦公室內部。蕭如峰這次提拔,也並不是人們想象中的那麼容易,其中也是經過了一點點曲折。

縣裏每一次提拔幹部,在單位內部職位允許的情況下,有時得考慮到平衡關係。也就是照顧到單位與單位之間的均衡,保持一個較大範圍的相對的公平。比如說,縣委辦提拔了三個人,政府辦也得提拔三個人;人大提兩個,政協也得提兩個;紀委提一個,組織部也要提一個。怕的是挫傷單位的積極性,再說,人家單位提了兩個,你單位隻提一個,領導會覺得自己丟了麵子,說話不管用。如果人家單位提了幹部,你這個單位沒提,下屬無形中會感到自己單位沒有威信,工作積極性受到損傷。

每次提拔幹部,一些領導就很注重各個單位的情況,生怕自己單位吃了虧。可是這樣,又有點像比賽打乒乓球那樣,打淘汰賽。得看分組的實力而定,如果兩個最強的對手碰到一起,可能實際第二名的第一輪就被淘汰了。甲單位最優秀的,可能在乙單位隻能算一般,可是他在甲單位卻提拔了,比他更優秀的人在乙單位可能還得不到提拔。所以,平衡了單位,往往就沒有平衡個人;平衡了個人,就不可能平衡單位,始終無法做到絕對公平。

按照慣例,政府辦主要是根據進來的年限。先來的先提,後來的後提,論資排輩。能選到政府辦來的,大都比較優秀,能力上差別也不是太大。為了讓大家都有一個平衡的心態,幹脆按著順序來。

有一部分人因此在工作上也養成了一種習慣,不出錯不爭先,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他們知道,爭先也沒用。沒有輪到你麵前,你工作幹得再好也沒用。到了你的份上,你幹得再差也不會對你怎麼的,機會照樣給你。

幾任辦公室主任都想打破這種局麵,改革一些做法,但最後怕出意見,都沒有付諸行動。如果按照進入政府辦的時間順序,蕭如峰就最少還得等兩年,因為排在他前麵的還有四個人。

這次政府辦隻有一個提拔的名額,辦公室李厚明主任突然決定實行改革。

他向縣長朱哲作了請示:“朱縣長,這次政府辦公室提拔幹部的方式我想來個改革,打破那種論資排輩的局麵。提高大家的工作積極性。”

“厚明,早就該改改了。現在有的同誌工作上缺乏激情,沒有動力,沒有壓力,坐在那裏等靠要。這樣下去,會影響整個辦公室的工作。你打算怎麼改?”

“我想把這個提拔名額拿出來,全體辦公室工作人員一起*推薦。推到哪個是哪個,誰也沒有話說。”

“行,就照你說的方法去辦。你跟幾位副縣長也通下氣吧。”

“好的。”

李厚明召開了一個政府辦全體工作人員會議,“這次,我們要改革一下以往提拔幹部的方法,實行*推薦。一會兒我們就開始實行投票。”

整個政府辦26號人一起投票,每人發一張紙條。認為誰最優秀誰在這次可以提拔就寫誰的名字,每張紙條限定隻能寫一個。

投票結果當場公布,蕭如峰得票最多。於是,政府辦在上報預備人選時把蕭如峰的名字報了上去,機會意外地落在了蕭如峰的頭上。

幾天後,縣委考察組就來對蕭如峰進行考察了。

看到果真是這樣做了,前麵進來的幾個人不高興了。比蕭如峰早兩年進來的劉澤文首先找到主任李厚明,“李主任,是不是我做錯了什麼?為什麼不按照過去的規矩來,是不是為了提拔蕭如峰有意這麼搞的?”

“不是,是論資排輩的做法太陳舊,已經不能提高大家的工作積極性了。這樣做的目的是充分發揚*,聽聽大家的意見,把決定權交給大家。提拔蕭如峰是大多數人的意見,這是當場就唱票了的。你應該認這個賬,雖然你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和蕭如峰相比,還是有差距的。”

劉澤文氣憤地說,“這麼多年來,一直都是按資曆提拔,按說這次怎麼也輪到我了。為什麼到了我麵前就不按資曆了?你這不是有意整我嗎?你們領導,想要整誰總會拿出一個理由來。”

李厚明聽了這話,有點生氣,“澤文,你怎麼可以這樣說話?我也隻有一票,這是最*的決定了。現在,你不僅不好好反省自己,反而來指責我。我再問你,即使不搞*推薦,四個人當中又一定會是你麼?跟你一起來的還有兩個人吧?我覺得你真的該好好想想大家不推薦你的原因了。”

“反省不反省是我自己的事。”劉澤文重重的把門關上,走了。

劉澤文又找到縣長朱哲,“朱縣長,李厚明借提拔幹部搞個人意誌,想盡辦法有意整我們。”

朱哲早就知道劉澤文在工作上並不很好,惰性比較重。老是到基層要這要那,在幹部中反映不是很好。

“澤文,李主任在事前請示了我,這個方案也是經過了我同意的。在當前這種情況下,這種*提拔幹部的方式勢在必行。我相信你今後會更出色,得到大家的推薦。”

劉澤文並不答應。“朱縣長,我就不理解,為什麼李主任非要在我提拔的時候就來個改革?”

朱哲本想安慰一下劉澤文,聽了他的話,隻好說,“澤文,請你自己認真想一想,憑良心說話,你跟蕭如峰兩個人,在工作上哪個更優秀?”

劉澤文說,“蕭如峰。”

“既然這樣,你就不必說什麼了,他比你優秀,那就提他。幹部工作又不是請客吃飯,還講什麼人情?你以為按進來的年限提拔就公平?那也不公平,能力上沒有分別嘛,大家都按順序來,那工作還有什麼幹頭?大家都靠在那裏等就是了。不錯,辦公室這次是搞了變革,今後,我們縣政府辦公室在提拔幹部上都得用這種方式,再不許搞論資排輩了。”

劉澤文怏怏地回到了辦公室。

裴誌海與劉澤文同一年進入政府辦公室,如果論資排輩,這次他也是候選人之一,但是搞*推薦,他就一點希望都沒有了。

“澤文,怎麼樣?”

“還能怎麼樣,朱縣長說,這是經過他同意的。誌海,你說還有什麼辦法沒有?”

“那就沒辦法了。算了,澤文,我們爭取下一次吧。”

“也隻好這樣了,隻是我把李主任也得罪了。”

“那不要緊,李主任是個不記仇的人,他不會往心裏去的。你放心好了。”

社會上有一些傳聞,說現在的幹部提拔如何如何,又是說那個人工作能力很差被提到哪個重要崗位上,又是說誰誰一個二百五式的人物當了個局長。其實,這種“阿鬥式”人物任職的現象在一些並不重要的部門和崗位也許存在,但在一些重要崗位上卻很少。

道理非常簡單,一個鄉鎮的書記、鎮長和一個部門的一把手。在縣裏是舉足輕重的,人員沒選好,就等於在找領導自己的麻煩。稅收任務完成不了,農民收入上不去,幹部教師的工資不能及時到位。今天這裏上訪,明天那裏告狀,這邊為了祖墳的事宗族之間打架,那邊為了山林問題村與村之間又起糾紛,把縣裏的領導弄得像救火隊員一樣,心煩意亂。從小處說,這樣會連當官的好心情也沒有了。從大處說,這是在拿自己的政治前途開玩笑,隻要有理想有抱負想幹出點成績的人,又有哪個領導會開這樣的玩笑呢。這就好像是學校選班主任一樣,校長是慎重的,一定要選負責任有能力有經驗的人去擔任。班主任沒選好,班級亂了。學校領導就要多操心多費心,學校的整體工作就上不去,成績就得不到提高。一個班級尚且如此,一個鄉鎮、一個部門就更不用說了。

當然,照顧性的提拔也有,比如說有的同誌在領導身邊工作時間長了,因為能力原因,一直沒有得到提拔。領導換了一茬又一茬,他卻依舊原地踏步。最後,領導考慮這個人也快退了,往往會給個副科或者正科的待遇享受。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在一些大的部門工作,平衡來平衡去,單位的人都提拔了,隻剩下極少數能力差一點的。最後也會提拔到一個崗位,不過,肯定不是要害部門的崗位去。

蕭如峰成了這些年來縣政府辦提拔起來的最年輕的副科級秘書。在山南農業大學的時候,蕭如峰就拿到了碩士學位。勤快、謙虛、好學,接受能力強,是他最大的特點。在縣政府辦,誰都喜歡這個年輕人。

年後分工時,分管農業的文經傳副縣長點名要蕭如峰跟他這條線。

“厚明,今年讓如峰跟我吧。”

“這個……”李厚明猶豫了一下,“文縣長,說真的,好幾位領導都打過招呼了呢。”李厚明覺得有點為難。

“厚明,這個我不管,我年紀也大了。老頭子一個,馬上就要退到二線。老頭子擺擺資格,如果是朱縣長要他,那我沒說的;別的副縣長,我可就不讓了。”

“文縣長,我盡量吧。”

結果李厚明找到另外兩位副縣長一個個解釋了之後,蕭如峰才跟了文副縣長。

不到一個月,文副縣就對蕭如峰大加讚賞。在各個場合誇讚蕭如峰,“如峰這年輕人真是不錯,將來一定會很有前途的。”

有一次還在組織部長馬克文麵前誇他。

“老馬,這個年輕人真是優秀,勤快、謙虛、好學,接受能力強。安排一項工作,馬上就能落實到位,並且落實得比一般人好,有辦法,點子多。不錯,真的不錯。”

“文縣長,你這叫做強將手下無弱兵。如峰的名字,我多次聽人提起過。是不錯,年輕,有能力。”

“嗬嗬,老馬,那以後可得重點培養培養。”

俗話說,“年齡是個寶,文憑少不了。”這兩個條件蕭如峰都具備了,加上工作十分出色。提拔不到半年,縣委組織部就把他當做優秀的後備幹部重點培養。

轉眼,就到九月份,一年的工作又過去了大半。

一天下鄉,文副縣長在車上對蕭如峰說,“如峰,有機會去鄉鎮鍛煉鍛煉。你還年輕,現在也有一定的工作經驗了。原來又跟過分管工業的任副縣長,現在跟著我對農業上的工作也多少有了清楚的了解。工業和農業是我們鄉鎮的兩大主要工作,你在工作上也可以算是個行家。不過,在縣政府辦畢竟隻是紙上談兵,到了鄉鎮可就是真刀真槍地幹了。”

“謝謝您的關心!我聽從組織的安排,如果能去鄉鎮工作,我一定努力幹好。”

“那就看機會吧,你這樣的人才不到鄉鎮去鍛煉,實在是可惜了。有機會我會盡力推薦你下去,我先找時間與馬克文部長溝通溝通。”

說起來好像隨隨便便,但蕭如峰知道,文副縣長其實是在征求自己的意見,也許再過不久就要動幹部了。

果然,十二月一過,剛剛進入元月份,蕭如峰就被下派到自己的老家綠水鎮擔任鎮黨委副書記職務。從級別上來說,政府辦的副科級秘書下派到鎮裏擔任副書記,並沒有提拔,同樣是副科級。但是,嚴格來說,這也是得到重用,鄉鎮黨委副書記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位子。在鄉鎮副科級領導中是最重要的位置,是許多副鄉鎮長、鄉鎮黨委委員夢寐以求的職位。要想擔任鄉鎮長、鄉鎮黨委書記,必須要經過副書記這個職位。也就是說,在鄉鎮擔任了副書記,一般情況下,下一步就是擔任鄉鎮長。過去,還有極少數人從黨委副書記直接擔任鄉鎮黨委書記的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