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喪鍾敲響
戰雲布滿天空,魔鬼張牙舞爪。進入20世紀中葉,戰火彌漫全球,人類又一次麵臨著深重的災難。
德、意、日三個法西斯國家,像三頭瘋狂的野獸,張開血盆大口,把烈火毒焰噴向每一個和平的窗口,綠色的家園。鴿哨消失了,花朵在血火中凋殘。
正義與邪惡殊死搏鬥,人類與魔鬼浴血抗爭。
1942年6月中途島大海戰,日本海軍在二戰中遭受到第一次慘敗,次年4月18日,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又在西南太平洋上空葬身波濤。在偷襲珍珠港事件中大獲全勝、氣焰囂張、發燒發熱的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們,此時才服到了一帖令他們稍稍清醒的安神劑。隨後,美國經過充分準備,於1943年11月,在中部太平洋南端,發動了吉爾伯特群島登陸戰,揭開了從中太平洋直搗日本本土的反攻作戰序幕。
歐洲戰場烽煙彌漫,1942年7月開始的斯大林格勒會戰,經過7個月血戰,蘇聯紅軍取得輝煌勝利,德軍傷亡、被俘累計達150萬人。從此蘇軍從戰略防禦轉入戰略反攻,斯大林格勒會戰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
德軍在蘇聯戰場和北非戰場連道慘敗,法西斯陣營內部產生了嚴重的政治危機,在意大利表現得尤為突出1943年7月,意大利發生政變,法西斯頭目墨索裏尼被趕下台,國王正式任命巴多利奧元帥組織新內閣。同期,美國將軍巴頓和英國蒙哥馬利元帥指揮的兩支部隊在西西裏島登陸成功,盟軍席卷西西裏島。在這一強大的軍事壓力之下,意大利新政府終於在9月8日宣布投降。羅斯福總統興奮地大聲宣告:“軸心上已經裂開了第一道口子!”
為促使這一勝利形勢繼續向前發展,同時研討盟國協同對日作戰,徹底擊敗日本法西斯軍國主義,並迫使日本最終無條件投降,1943年11月22日,美、英、中三國首腦羅斯福、丘吉爾、蔣介石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會議,並聯合發表了《開羅宣言》,莊嚴宣告:
我三大同盟國此次進行戰爭之目的,在於製止及懲罰日本之侵略。三國決不為自己謀求利益,也無意於擴張領土。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以後在太平洋所奪得的或占領之一切島嶼,在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此外,日本亦將被逐出於其以暴力或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我三大同盟國軫念朝鮮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決定在相當期間使朝鮮自由獨立。
我三大同盟國抱定上述之各項目標並與其他對日作戰之聯合國家目標一致,將堅持進行為獲得日本無條件投降所必要之重大的長期作戰。
噩夢就要過去,曙光即將降臨,《開羅宣言》敲響了日本法西斯帝國覆滅的喪鍾!
2兵臨城下
1945年初,美軍在太平洋戰場大反攻取得節節勝利,前鋒直抵衝繩島。
衝繩島是琉球群島中最大的一個島嶼,是太平洋上距離日本本土最近的海、空軍基地,也是日本本土的最後一道屏障。
鑒於這一特殊的軍事位置,日本在島上作了大量的軍事部署,守島部隊為32集團軍,約8.6萬人,此外還有海軍基地部隊約10萬人,守備司令為32集團軍司令、陸軍中將牛島滿。牛島滿汲取其他島嶼守衛戰的教訓,決定改變灘頭殲滅敵人的作戰計劃,集中主力部隊於衝繩島南部,形成以首裏為中心的堅固陣地,準備與登陸美軍在島上決一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