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聞殘卷 第一部分

有句話叫“讀萬卷書,行萬裏路。”記得我外公在世時對這句話很是推崇。雖說他那年代的普通人沒讀過幾本書,但路確實走過不少。這一路行來,遇到過很多人,發生過很多事,其中有很多必定是終生難忘的。

在外公生命的最後幾年裏,常常對我說起他這輩子的所見所聞。講的都是些老故事,大多都是民國時期的。這些事都發生在平民百姓之中,透著一股市井傳奇的意味,但每一個故事又顯得那麼荒誕離奇。

記得每當外公說起這些故事時,他總會以一種深沉的語調,懷念似的講述著。好像他口中的每一個故事,都真真切切的在他身邊發生過,聽起來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而這,正是我喜歡聽的。

巧合的是,外公口中的故事都發生在一個地方——梧城。從字麵意思來看,那應該是一個栽滿梧桐樹的城市。這本該是一座很平常的古城,卻在這些故事的襯托下,顯得如此神秘。這個梧城就像是一座大舞台,每天都在上演著許許多多的故事,這些故事裏,有風俗忌諱,有古老行業,有異寶,有災禍……

但當你往深處一想,卻隱隱有些疑惑,因為這個“梧”的諧音剛好對應著“無”——無城。這讓我有種錯覺,世界上根本沒有這個城市的存在,而在這個虛無之地所發生的一切故事,也都無跡可尋。

這種錯覺讓我糾結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現在,外公已經去世多年,每次回憶起那些故事,卻發覺有一個輪廓在逐漸清晰,然後不自覺的在腦子裏浮現出這樣的場景:那是個很小的城市,城市裏公路的兩旁栽滿了梧桐樹,而一些小街小巷還保持著百十年前的風貌,腳下是長方形的青石板路,左右兩旁是大瓦平房,這裏的居民還穿著舊式的長衫或者粗布短打,過著沒有電和自動化的生活,經營著一些早已絕跡的行業賴以生存。

生活雖說清苦了一些,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頗為質樸,話語中總會透著一股親切與熱情。而在這些人中,恍惚還有個讓我格外熟悉的身影……

這難道就是梧城?

記憶中,外公曾不隻一次提到這個名字。而每當他說起這個城市,總會流露出一種莫名的情緒,似乎連這個城市的一草一木都是那麼熟悉,好像在那裏生活了很久一樣。

直覺告訴我,梧城應該是存在的,而且離我很近。隻不過早已隨著時間的流逝掩埋進黃土之下,如今隻剩下一片荒蕪;或者它依舊坐落在那裏,改了個新的名字便隱去了往昔的容貌。

而這個城市裏的居民,依舊過著自己的生活,然後每一天都不斷發生新的,或許荒誕離奇,卻又引人深思的故事……

鬼手(1)

那是一雙黑黝黝的手,大小和一般人的手差不多,幹枯得如老樹皮般的表皮包裹著骨頭,在燭光的照耀下還能清楚地看到血管和手筋。這雙手齊肘而斷,斷口平整,應該是被某種利器一刀砍下的。

神奇藝人

梧市是一座曆史古城,因為滿城栽遍梧桐,所以得名——“梧城”。此地原本就是旅遊旺地,再加上這幾年市政府大力加強旅遊事業,遠來的遊客更是絡繹不絕。來梧市旅遊,最不能錯過的就是城南的棲鳳橋,傳說此地有鳳凰降落棲息而由此得名。

當然,棲鳳的傳說無可考證,但棲鳳橋的名聲倒是打了出來。棲鳳橋畔有一片集市,喚作鳳凰集,早在明清時期就初具規模。

時逢民國5年,政治相對穩定,而鳳凰集也繁榮昌盛起來,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正是趕集的日子,此地更是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