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節
最富有的人
有一個名叫馬丁森的美國人,因為喜歡炫富,一時間引發了人們的熱議。馬丁森炫富的方式其實很簡單,就是將自己家的高檔商品,包括:汽車、名表、金飾以及其他的奢侈品,拿出來向別人炫耀,有時甚至直接將成捆的鈔票拿出來炫耀。一時間,因為人們褒貶不一的言論,讓馬丁森成了名人。
對於那些褒貶不一的言論,馬丁森似乎並不介意。因為馬丁森認為,那些財富是自己通過努力掙來的,不管你是將它放在家裏做一個默默無聞的富人,還是將它公之於眾,做一個人盡皆知的富人,都是可以的。他現在想做一個人盡皆知的富人,又有什麼不可以的呢?既不違法,也不有違道德。
馬丁森不但依然在不停地炫富,同時也希望更多的與他有著相同想法的人一起來炫富。不但如此,馬丁森還產生了一個想法,那就是在一定的範圍內,每年都選出一個最富有的人。讓這個最富有的人,帶領大家一起來做一個人盡皆知的富人。讓富人不但擁有財富,還擁有更多人的關注,也就是擁有財富以外的一些東西,比如物質以外的精神生活。但前提是,參與評選的人必須是自願的,其財富也必須是通過正當途徑所得的。
馬丁森的這個建議,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最終有大約500個自認為很富有的人,參加了這次活動的評選。評選很快便有了結果,人們的目光鎖定在了一個名叫傑弗裏的人的身上,因為在這500人裏,隻有他的財產最多,其中包括:房產、汽車、黃金、遊輪以及現金,總資產超過了10億美元。
就在本年度“最富有的人”的桂冠,即將落到傑弗裏的頭上時,另一個人站起來大聲地說不公平。那是排名第10位的威廉。威廉的資產還不及傑弗裏的一半,也就是說最多隻有5億美元。很多人質疑威廉,我們這次評選的可是最富有的人,按你目前的資產,還差得遠呢。
這時,威廉不慌不忙地將自己捐贈給各地慈善機構的資產(資金)單據拿了出來。如果將這些捐出去的資產算在一起的話,威廉的總資產顯然比傑弗裏的要多出一些。而傑弗裏盡管擁有巨大的資產,卻拿不出哪怕是1美元的捐贈單據。
這下人們都不吭聲了,並都陷入了沉思。接著威廉說:最富有的人,不僅要看他擁有什麼,還要看他給予了什麼。如果一個人隻知道擁有,而不給予,那麼他就是擁有得再多,又有什麼意義呢?威廉的話讓現場的人猛然醒悟,並熱烈地鼓起了掌。最後,馬丁森宣布,威廉是本年度“最富有的人”。
從此,馬丁森在這個評選活動中,又加入了一條:最富有的人,既要看他擁有什麼,還要看他給予了什麼。
點評
懂得給予者,比隻知索取者富有。因為他積攢了愛心,獲得了人的尊重。他的富有不在於金錢,而在於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