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人魚公主會寫字,王子不就知道她是什麼意思了嗎?”
“這個還可以這麼解釋?”校長險些笑了出來,又問:“小朋友,光國語好可不行,數學怎麼樣啊?”數學?張振華愣住了,自從重生以來基本上都在文科方麵打轉,數學方麵的話四則運算那是肯定會的,但是數學公式卻隻記得一些零零散散的了。
見張振華半天不吭聲,校長暗暗地有些高興,“這樣吧,老師給你出幾道題。看看你到什麼程度了。”“好,好吧。”這下張振華也沒多少底氣了。於是老師隨口出題,張振華趴在桌子上做。一開始還挺快,直到老師問到“相遇、追及問題”的時候,明顯遲疑了一會兒,再後來問到關於圓形,圓柱、圓錐體問題的時候思考的時間更長了。
好不容易做完了,張振華把卷子一交,校長接過卷子仔細看了一遍,然後又抬起頭,看了看張振華,微笑道:“張振華同學,你先去和外麵的小朋友玩兒一會兒。我和你的父親有話要說。”“哦。”張振華聽話的出了校長室。
他走後,校長對張盛說道:“張盛同誌,您兒子的情況比較特殊,本來按他的年紀應該是上初小班的;但是我發現他的思維比較跳躍,除了一些數字公式記得不是很牢靠之外,直接上高小完全沒問題。所以,他可以直接從高小班念起,我還可以特批他不用上國語課,直接自學,但必要的考試還是要考的。”
“可以可以,太麻煩您了。”張盛聽後連連感激,“對了校長,這孩子有花粉過敏的毛病。所以春夏的時候,最好不要帶他出去。”校長點頭道:“您放心吧。我會注意的。今天就可以讓他上課了。”“那太好了。多謝您。”張盛又是一陣感謝。
出了校長室,看見張振華正坐在院中的陰涼處,一個接一個地打著哈欠。張盛走過去,說道:“兒子,從今天起你就算上學了。校長已經跟我說好了,從高小上起,國語課你可以不用上,但要自學,明白了嗎?記住,不許淘氣。”
“記住了。”沒辦法,張振華隻得硬著頭皮答應下來,好歹還給自己減了一門課呢。接下來,校長把張振華領到教室,交給任課老師。張盛這才離開。
一節課過後,校長把課本發給他。張振華大致翻了一遍,就記得差不多了。這一天,張振華似乎都是在半夢半醒的狀態中度過的。好不容易捱到放學,這才如蒙大赦一樣溜回了家。
剛一進院子,秀秀就迎了上來,“振華哥,你白天去哪兒了?”張振華歎了口氣,“別提了。爸媽非要我去上學。”
“上學多好啊。”秀秀滿是羨慕地說道:“秀秀也想去上學。”
“你想學我在家就可以教你,保準比老師教得有意思多了。”
“可是秀秀還是想去上學。”
“別煩我了,我先回屋一睡會兒。”
一覺睡到爸媽回家,把飯做好,張振華這才揉著眼睛坐起。吃過晚飯後,三下五除二地把作業做完,上炕接著睡。
延安的小學課程相較於國統區的課要簡單、隨意得多,除了國語、數學之外,還有曆史、地理、自然、體育、音樂、美術。而國統區除了上述這些之外,還要加上三民主義教育及黨義,以及一個類似於軍訓的公民訓練。因為是抗戰時期,所以課本上的內容也多以愛國愛鄉、加強民族意識教育為主。
聽這種課,對於張振華來說簡直就是一種煎熬,在忍了一個禮拜之後,張振華開始跳出校長為自己定下的可以自習國語的束縛,開始全方位的自習。而任課老師發現後,在警告兩次無效之後,隻要他不上課搗亂,也就不再管了。反正每次考試他的成績總是全班最好的。於是在全班同學羨慕嫉妒恨的眼光中,成了全班乃至全校最自在的學生。
回家之後,寫完作業,張振華除了要教秀秀念書之外,還有一項重要的事要做——開新書。前幾天,出版社傳來了消息,《葫蘆娃》如今已經在陝甘寧邊區傳開,大有向國統區漫延的趨勢。為此張振華決定,向漫畫業進軍。
注:民國時期的語文課,小學稱國語,中學稱國文。1949年建國後,經葉聖陶等幾位先生提議,將兩門課合並為語文,一直延用至今。另,當時延安保育院小學的資料不太好找,筆者也隻是虛構,切勿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