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節(3 / 3)

薛仁已近油盡燈枯的消息在當時也不是什麼秘密,王名川當初選擇退路的時候隻是將這點也考慮進去了罷,同樣的位置條件,選擇邕州不過是讓事情變得更有把握一些罷了。因著顧忌著明珠的感受王名川事先沒有同他說這事兒,如今萬事皆定,說與不說倒也無關緊要了。

“何時離京?”

“最遲後天應當就有調令了,你且好生將養著,莫要帶了病上路才好。”

☆、第五十二章 終有報離京城

有博陽侯同魏國公兩邊幫襯,再加上明珠作為三房唯一的男丁扶靈返鄉安葬一事合情合理挑不出半絲毛病,是以王名川的調令放得極順利。這不是他們運氣好,實在是為了這一天王家人已然籌謀許久準備良多,會有如今的結果早就是板上釘釘,不過時間早晚罷了。

明珠因著能離開京城這是非之地心情放鬆下來,是以這之後他的病好得極快。調令已然下來了,王家人舉家搬遷自然得好生準備的。京城這邊明珠將生意都交給了長貴去打理,長貴自錦州開始就跟在他身邊學做生意,到了現在也有些年頭兒,旁的不說這點信任還是有的,再有魏芳這個合夥人從旁監管,想來也不會出大事兒。

除開準備離京,王家還得布置一件大事兒,那就是魏家三姐兒同王小湖的親事。兩個孩子如今都還小,況且王小湖頭頂上還有個王大河沒娶媳婦呢,現在也不是該急的時候,不過既然小湖的二哥都已經訂親了他這時先將親事定下也沒甚幹係。隻王魏兩家都同薛家沾親帶故,加之如今京城裏頭動向又難說得緊,是以這事兒倒沒辦得太招搖,不過是請了些長輩做見證,同王大河一般問了名過了八字,再將信物交換以證事實罷,等到來年大局已定王家返京,那時再成就好事也不遲。

京中瑣事多,可一件件卻也不都是頂要緊,明珠挑著非做不可地給辦了,剩下的都托了魏芳長貴等人照看,真有不能決之事去信找他便成,邕州離京城不算遠,書信往來趕得急些也誤不了事兒。

王名川那邊也有許多要交接,不光是手底下的工作,那些個同僚同窗之間也少不得應酬交際一番。好歹相識一場,如今就要兩地相隔了總會生出些愁思來,其中尤以孫錦繡和付濤兩人為甚。

孫錦繡與王名川本是同鄉,這比之旁人自然情誼就不同,更兼兩人性格合得來又走得近,是以在得知王家要走之後他鬧得最凶。在他看來去邕州那地方是要受苦的,以王名川的才能和關係想謀什麼好差事沒有,偏偏選了去邕州,一開始他不理解,非要讓王名川說出個所以然來。

“你這人怎的這般死腦筋,放著這麼好的關係不去走動,非要到那樣的地方吃苦,你這樣避嫌難道旁人就能說你好了?就算說你好還能當飯吃?!”

孫錦繡沒覺出京中將有大動來,事實上因為翰林院那邊的水相對而言要淺些,於前朝牽扯又不算深,是以如孫錦繡這般想法單純的人不在少數。

“你又怎知他沒用關係了。”

付濤不耐煩孫錦繡在那兒嘰歪,說完這句之後直接無視了他,轉而同王名川說起將來打算。付濤是個有眼力的人,自然能看出京中將有大動,他同王名川不同,王名川拖家帶口的又有薛家那邊亂七八糟的事兒牽扯,在這檔口還是避開得好,自己孑然一身倒不如趁著這個機會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