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之父”饒家駒與中國難民區往事(1 / 3)

我們來看看南市難民區從成立到結束的過程。首先,南市難民區成立的時間是1937年的11月9日下午5:00,當天中國派出了200名警察,戴著袖章,我到現在隻找到一隻中共一大紀念館收藏的第502號袖章,就是可以進出難民區來進行管理的。難民區成立以後,陸續建立了130個收容所,這是很了不起的。我們再來看看它的範圍。南麵以方浜路為界,現在叫做方浜中路,再往南就是日軍占領的地方,東西北三麵以民國路為界,現在叫做人民路。在這個範圍裏麵饒家駒建了9個區,就是從東麵的第1區到西麵的第9區,而且要求難民自己選區長,自我管理,每天發糧食,冬天要發棉衣等等。我們研究下來,32個月當中,隻有一個區長有點問題,他貪汙了,比如說發的糧食,悄悄地藏了一點,後來被揭發出來,於是就罷免他,司法部門還來追究責任。難民區就是由這些區長去管理,然後下麵分成各個組,難民當中也有有知識、有文化的年輕人參與管理。

難民區建立以後,其實不斷有危機出現。日軍在1937年11月12日占領了南市,他們認為自己是上海的主人了,就派軍隊去難民區巡邏,饒家駒馬上去找鬆井石根,他說按照約定日軍不能進去。因為曾經發生過中國的軍人悄悄躲進難民區用槍把日軍打傷打死的事情,所以日軍就進去抓人。盡管日軍後來進去了幾次,但總體上比較安全,日軍還是保留了南市難民區中立的地位。

在南市難民區的管理方麵,饒家駒設立了很多的機構,其中包括南市難民區監察委員會。難民自己也組成保安團,在裏麵巡邏維持秩序,既不能夠去打日本人,也不讓日本軍隊進來,還有包括調解難民之間的矛盾等等。饒家駒還設立了南市難民區的辦事處,比如監察委員會辦事處、紅十字會辦事處和國際救濟會辦事處等。南市難民區有一些地方非常擁擠,高峰的時候有好多難民,有的難民甚至睡在九曲橋上,還有城隍廟的二樓和三樓,數以百計的難民睡在那裏。所以外國人看了以後,說城隍老爺的殿堂今天真正成了庇護自己子民的一個保護區了。還有今天還在的大興照相館,當時這個很狹窄的照相館裏麵睡了75個人。那麼,南市難民區裏麵到底有多少人?好在《申報》等報紙留下了很多的記錄,我們看了當年報道過的最多的人數記載,說南市難民區有20萬難民。所以我們估計一直到難民區結束,裏麵應該有30萬難民,因為它是有進有出的,有些難民比較早就走了,有的難民是後來進來的。那麼大家要問20萬難民,這麼小的一個地方怎麼管理?前麵提到,除了每個區來自我管理以外,還建立了9個發放糧食的地方,像城隍廟的大殿門口有一個廣場就是發糧食的,每個難民按人頭發糧票,領了糧票以後去取糧食。糧食有兩種,一種是自己領米去燒,另外還有饅頭、大餅。除了這些,法租界的中外慈善人士也會來發放糧食。

我們來看看南市難民區從成立到結束的過程。首先,南市難民區成立的時間是1937年的11月9日下午5:00,當天中國派出了200名警察,戴著袖章,我到現在隻找到一隻中共一大紀念館收藏的第502號袖章,就是可以進出難民區來進行管理的。難民區成立以後,陸續建立了130個收容所,這是很了不起的。我們再來看看它的範圍。南麵以方浜路為界,現在叫做方浜中路,再往南就是日軍占領的地方,東西北三麵以民國路為界,現在叫做人民路。在這個範圍裏麵饒家駒建了9個區,就是從東麵的第1區到西麵的第9區,而且要求難民自己選區長,自我管理,每天發糧食,冬天要發棉衣等等。我們研究下來,32個月當中,隻有一個區長有點問題,他貪汙了,比如說發的糧食,悄悄地藏了一點,後來被揭發出來,於是就罷免他,司法部門還來追究責任。難民區就是由這些區長去管理,然後下麵分成各個組,難民當中也有有知識、有文化的年輕人參與管理。

難民區建立以後,其實不斷有危機出現。日軍在1937年11月12日占領了南市,他們認為自己是上海的主人了,就派軍隊去難民區巡邏,饒家駒馬上去找鬆井石根,他說按照約定日軍不能進去。因為曾經發生過中國的軍人悄悄躲進難民區用槍把日軍打傷打死的事情,所以日軍就進去抓人。盡管日軍後來進去了幾次,但總體上比較安全,日軍還是保留了南市難民區中立的地位。

在南市難民區的管理方麵,饒家駒設立了很多的機構,其中包括南市難民區監察委員會。難民自己也組成保安團,在裏麵巡邏維持秩序,既不能夠去打日本人,也不讓日本軍隊進來,還有包括調解難民之間的矛盾等等。饒家駒還設立了南市難民區的辦事處,比如監察委員會辦事處、紅十字會辦事處和國際救濟會辦事處等。南市難民區有一些地方非常擁擠,高峰的時候有好多難民,有的難民甚至睡在九曲橋上,還有城隍廟的二樓和三樓,數以百計的難民睡在那裏。所以外國人看了以後,說城隍老爺的殿堂今天真正成了庇護自己子民的一個保護區了。還有今天還在的大興照相館,當時這個很狹窄的照相館裏麵睡了75個人。那麼,南市難民區裏麵到底有多少人?好在《申報》等報紙留下了很多的記錄,我們看了當年報道過的最多的人數記載,說南市難民區有20萬難民。所以我們估計一直到難民區結束,裏麵應該有30萬難民,因為它是有進有出的,有些難民比較早就走了,有的難民是後來進來的。那麼大家要問20萬難民,這麼小的一個地方怎麼管理?前麵提到,除了每個區來自我管理以外,還建立了9個發放糧食的地方,像城隍廟的大殿門口有一個廣場就是發糧食的,每個難民按人頭發糧票,領了糧票以後去取糧食。糧食有兩種,一種是自己領米去燒,另外還有饅頭、大餅。除了這些,法租界的中外慈善人士也會來發放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