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人體:自我覺知的起點

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人類,就肉身而言,基本別無二致,都有五髒六腑,都有眼耳鼻舌身意,都有相同的動作,都能逃跑或進攻,都喜歡用言語、用眼神、用手舞足蹈來表達情感。因此,人類也有共同的命運,至少在肉體的層麵上講,都有生老病死。從這一點上說,身體結構也體現了造物主的崇高精神。因此,此書要探究的,就是身體內部隱藏的秘密,以及這崇高精神的內涵和意義。

對於人類而言,肉體的程序已經固化,隻是生長、壯大、衰老、死亡,且肉體每每要先碰觸這現實的圍牆。現實中的人,對肉身的固化充滿了不可思議的欲求——祈求生長,渴望更壯大,拒絕衰老,恐懼死亡……誰都想讓終結生命的子彈對自己擦身而過、拐彎、落於虛空,人人都想在被抓住的同時又被放下,可是,肉身頑強地遵循著自己的路徑,一路快速前行。

越來越深刻地認知到:有些疾病的降臨,僅僅是為了粉碎人類的野心。人類醫學和疾病史記錄的不隻是人體的曆史,更是人性的曆史,人心的曆史。一切傷痛,一切糊塗,一切貪嗔癡,一切妄念,一切虔誠與不敬,皆在其中。人,皆因人性而病,但,人隻想解決病,對人性的貪嗔癡依舊聽之任之。所以,對大多數人而言,病,隻是一次痛苦的經曆,而非自我覺知的起點。這一切,多麼令人心痛。

所以,佛祖在四城門觀生老病死四象之苦後,斷然去找尋終極的解脫之路。因而,人之進化,必謀於心靈和思想。但,這心靈和思想的進化也須借這肉身的感知的進化,如若沒有眼耳鼻舌身意感知的銳化與靈動,人也無從知曉一切不過夢幻泡影……而且這心靈和思想的進化也會隨肉身感知的鈍化或銳化而倏忽變化,時而進化至巔峰,時而一下子跌入死亡之山穀。所以,修行的路也不盡然安全,如何訓練和磨礪我們的肉身,其實也是修行之路上的一個重要課題。唯有在它之上,我們才可能訓練和把握精神之節奏,保持警惕的心,讓它盡可能平穩地向高處飛翔。

生命能否以一種沉思的方式、以一種文學的方式,來詮釋和解讀?生命如此炫目、美麗,我們幹嗎沉溺在病痛的掙紮中,沉溺在刀槍劍戟中?生命對於我們,無論一次,還是兩次,還是無窮無盡,我們都可以美美地痛飲這生命的瓊漿,把她當一次曆練,當一次覺悟,當一次涅槃,當一次重生,讓她不枉此行……

這是一次憂鬱而又快樂的心路曆程,在生命的風景線中,踟躕、徜徉,低吟、長嘯,並以冥想的方式、以書寫的方式、以吟誦的方式,來構建自己的道場。在那道場的中心,是精神的曼陀羅花、酷烈的陽光和黑洞般被吸附的宇宙。於是,百般被世俗荼毒、碾壓的肉身和思想,再次從桎梏中得到解放和飛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