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而新帝也是昏了頭,走了一步昏棋,隻是可惜了陛下的一生心血。

上書房裏, 被人評價是昏庸的新帝此時十分氣憤,他抽出桌子上的奏折,用滿是無奈的語氣道:“你們看看,他們還配得上做徒家人嗎?難不成他們以為我倒了他們就能做皇帝?那些亂民一旦起來,就算最後平定,大清也隻怕是苟延殘喘而已!當真是目光短淺!”

伴隨著皇帝的怒吼,是底下幾個大臣趕緊跪下請皇帝息怒的哀求聲,還有幾個趁皇帝中途停下來的機會出言請求皇帝嚴懲這幾個皇子,即便剛才說起來那麼氣憤,但是也提到嚴懲幾個兄弟皇帝又開始猶豫了起來。

接下來便又進入到皇帝說朕顧念兄弟之情,不忍心處置幾個兄弟,大臣們趕緊說,陛下雖然有心顧念兄弟之情,卻不可罔顧國法,必須讓幾個皇子受到國法的嚴懲!

幾次三番,方才得了皇帝的準話,薛蟠在一旁看得十分好笑,鬼知道你們當初爭皇位真的都恨不得對方立刻去死,哪裏來的兄弟之情,不過是為了自己的名聲好聽,作秀而已。

不過薛蟠還是強忍的笑意,在一旁低著頭作深沉狀,隻不過這樣還沒有逃過皇帝的目光掃描。

“薛卿以為此事該如何處理呢?”

薛蟠趕緊上前行禮,畢恭畢敬的道:“按律駙馬是不得參與朝政的,況且此事既是家事,又是國事,當陛下乾坤獨斷,臣子算不敢妄言的。”

雖然心中很滿意薛蟠的回答,但是皇帝仍然故作憂慮的道:“唉,自古皇家無親情,朕原本想好好待幾位兄弟,隻可惜他們卻不顧念兄弟之情,教朕為難。”

“陛下心意感天動地,陛下的為難也讓臣子感同身受,隻是國法不可賄瀆,而且這些人頑固不化,半分情意也不講,實在是天理難容,也就不能怪陛下無情了。”

“還是薛卿理解我的心啊!”

皇帝哀歎一聲,滿臉悲痛,在臣子們的勸慰之下,很快三言兩語又與這些臣子確定了未來將如何懲處這幾個皇子王爺們,半分留情都沒有,隻讓底下這些聽到皇帝發布命令的臣子們心下膽寒,連自家兄弟都如此,若是有一天,他們也翻到皇帝手裏,隻怕比這更加悲慘吧!

雖然坊間流言不斷,但是真正端坐高位的卻都很有耐心,他們一邊在新帝這裏給新帝出謀劃策,一邊與幕後的幾位皇子王爺們曖昧不斷,隻是到底如何抉擇卻沒有個準話,他們隻是觀望,除非現在某一方拿出了決定性的實力,否則這些老狐狸們很難下定決心站隊。

就在那些高位上的老狐狸,還有幾位皇子王爺們都以為這是一場持久戰的時候,誰知皇帝又下了命令,再次舉行祭天。

皇帝是瘋了吧!

幾乎是每一個不了解內情的人都這樣想著,而那些幕後的陰謀者們則在歡慶,皇帝出此昏招,這就是他們的機會啊!

祭天儀式非常順利的到了舉行的那一天,而每一個人都知道祭天儀式會很順利的舉辦完,但是除非皇帝在聚祭天儀式上真的證明了他是受到上天眷顧的,否則一旦祭天儀式結束,就是他退位的那一刻。

然而證明自己受到上天眷顧,這怎麼可能呢?

自從三皇五帝之後便是秦皇漢武都未曾做到過這件事,即便他們曾經花費過巨大的心血去尋求仙人,甚至舉一國之力在在泰山封禪,都未曾得到過上天的回應。

現在新帝連皇位都未曾坐穩,在他身上更是從未有過任何一件靈異之事,出生的時候沒有天兆,不曾有過流星,也不曾有過祥雲,之後更是沒有什麼所謂的仙人主動上門幫他,也沒有出過什麼靈寶,這樣一個皇帝又怎麼能夠證明他是受到上天的眷顧的呢?

若是老天當真眷顧他,在他登上皇位的那一天旱災就該結束,現在旱災仍然在繼續,尤其是在他舉辦過幾天儀式之後,難道這還證明不了他根本不受上天眷顧,甚至是受到上天厭惡的嗎?

台上薛蟠忙的熱火朝天,台下眾人雖然是在跪著,卻是冷眼旁觀,即便是叫來了薛蟠又如何,這也救不了新帝的退位讓賢的命運!

隻是可惜了他們前一陣子拉攏薛蟠所費的心力,原本以為能夠屹立朝堂不倒的薛蟠竟然糊塗的摻合了帝權爭鬥,以他的能力,隻要在平民百姓間多造造勢,聲勢一起,便是日後帝王也無法動他。

可是現在他卻傻瓜一般趟這次的渾水,為了推翻新帝,之後無論是誰登位,都必定要與薛蟠清算。

“請陛下登台!”

薛蟠不按常理的喊聲讓底下出現了些許騷動,別說是文武百官,便是之前看過一場祭天儀式的百姓也都看出了薛蟠的舉動不符禮儀。

不過更多的人卻保持著沉默,心中卻是高高在上的想著,動吧,這也是你們最後能做的了,雖然隻是無用功!

新帝並不受下麵的影響,沉穩的走上祭台,在薛蟠的指引下親手獻上了三牲,念出了祝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