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風雲突變(3 / 3)

董悠然覺得臉頰微微有些發燙,她希望自己隻是敏感。

這個小插曲過後,仿佛一切不快都煙消雲散了,大家熱絡地交談,討論著計劃、數據、桌上的菜品,甚至是珠簾後麵彈琴小姑娘複古的裝扮。

董悠然覺得自己是被隔離在這個圈子以外的。她不是與老板共同打拚天下的“老人”,也不是和股東們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心腹”。她是這個公司入職最晚的高層,是唯一通過招聘渠道由獵頭挖過來的。

其實來公司麵試以後,她原本並沒有考慮這個職位,因為對於這個有著15年所謂傳統的公司,她一眼就可以看到許多民營企業的通病。“所謂積習難改,寧做挖井人,不做革新派”,這是她的信條,因為多年的職場經曆告訴她,存在就是一種理由。種種不好的稱之為痼疾的製度和觀念,絕不是通過招聘一個所謂的“職業經理人”所能改變的。

但是,他的話打動了她。

“公司的狀況我很清楚,為此十分焦慮,人都是有惰性的,我也一樣。現有的局麵,我很難改變。所以,我一直在尋找一個可以倚賴、可以支撐的幹將。而你,將是我最得力的工作夥伴。”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

談不上知遇之情,但是這份坦白打動了她。

於是,她來了。

意料之中遭遇到了種種阻力。她像駕駛著一條在黑暗中前行的船,看得到的風險是黑暗,看不到的卻是隱於黑暗中和波濤下麵的暗礁。

“悠然在想什麼呢?”索靜如成功地把眾人的注意力引到了董悠然身上。

“董總監!”坐在桌子對麵的廣東地區經理程燕起身走到董悠然身邊,端著一杯酒,“希望你今年能幫幫我們廣東,我們的增量可就指望你了!”

董悠然笑了笑,這樣的話茬讓她很難接,她隻得避重就輕地說:“程經理一向海量,我可不敢跟你幹杯。這樣好了,咱們各飲半杯,蘊義共同努力,並肩戰鬥吧!”

說著,便將杯裏的酒喝了一半兒。

程燕拍了拍她的肩膀沒再說什麼,隻是一飲而盡又將酒杯倒置,讓眾人看到杯裏沒有半滴酒,然後才回到座位上。

而她卻在有意無意間,引領大家把矛頭直指董悠然。

“董總,咱們上海明年的市場費用是多少啊?”

“什麼時候給重慶做做活動?”

“河南的代理商說了,今年再沒有支持,就不跟咱們合作了。”

“你們市場部到底行不行啊?不行我們找當地的廣告公司了。今年任務這麼緊,可別耽誤我們!我可是跟老板立了軍令狀了!”

……

老板看了看局麵,出言幫腔:“董總來公司時間不長,大家可能對她不太了解,但是董總是市場營銷方麵的專家,曾經供職很多知名企業,相信她一定能帶領大家走上一個新的台階。”

銷售總監陳南麵色微變,連日來的會議中,董悠然做出的所謂的數據分析讓她很是惱火,她稍加思忖之後開口說道:“今天大家難得聚在一起,明天就都回去了,不如借這個機會,董總給大家透透風,說說明年的市場計劃,咱們也好心裏有數。”

這無疑是將了董悠然一軍。

董悠然的市場計劃不是那種籠統的全麵覆蓋的思路,她走的是區域陣地戰的策略。根據不同地區代理商的實力、商場布局、鋪貨情況以及地區經理的市場意識和執行能力分別對待的,最不適宜在這種情況下公布。

因為如此一來,必然招致眾怒。

於是她隻得把球踢回去:“計劃草案在年前已經抄送給陳總了,我覺得還是由您來公布比較合適,我就不越俎代庖了。”

“喲,那個啊,不是還在修改嗎?再說了,裏麵有好多專業術語,我都不太明白。正好今天您說一說,有什麼不明白的,大家還可以學習學習。”陳南的太極功夫是練到家了。

董悠然此時不好再推托,索性把思路和要點概括地說了一番。

果然,這頓飯是吃不消停了。